当一个港口为2亿多人口而存在

四通八达

马赛是法国最大的海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东南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相连。

此外,马赛港有广大的腹地,通过高速公路网和电气化铁路网连接法国和整个西欧;4400吨内河船舶从罗讷河可上行至法国里昂和索恩地区;输送能力为每年9000万吨原油和600万吨成品油的南欧管道线和中罗讷管道线可从港口将原油和成品油输往里昂、日内瓦、法国东部和联邦德国莱茵河西部地区。

马赛—马里尼安国际机场是法国第二大机场。四通八达的运输网使马赛港成为南欧散货、原油和集装箱的最大集散中心。

马赛港于1520年开始建设起正式码头,1844~1939年近百年间主要建成马赛老港。工程包括一条与海岸平行的防波堤、7个港池和2个外港,码头岸线长19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它的西面相继建成卡隆特港、拉沃拉港和贝尔港。

1965年,又开辟了弗斯工业港。1966年法国政府将上述各港和位于罗讷河口原有的圣路易港以及拉沃拉、弗斯两大工业区都划归马赛港务局管辖,称为马赛自治港,即享有法律地位和财政自主权的国家合营机构。

原先各独立的港口成为自治港的港区。马赛港是法国最大海港,也是欧洲仅次于鹿特丹港的第二大港,是西欧地中海沿岸的重要贸易门户。马赛港在改造老港、开辟新的工业港区、筑港技术、港务管理方面都保持先进水平,是当前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工业海港。

五大港区

马赛港共有五个港区。

马赛港区:以件杂货和集装箱的装卸、修船和客运为主。为适应集装箱船和滚装船运输的需要,近年进行了老港池和老船坞的改造和新码头的建设。目前有93个件杂货泊位(包括集装箱泊位),29个滚装船泊位,26个修船泊位,4个等候泊位和10个修船干船坞,其中十号坞可修理50万吨级油船。仓库堆场总面积为38万平方米,吞吐量自1973年以来保持在1亿吨左右。

拉沃拉和贝尔港区:装卸原油及成品油、液化天然气和各种化学制品。有9个水深12.50米的远洋船泊位,21个近海船泊位,能接纳8万吨级油船。

卡隆特港区:装卸干散货,码头岸线总长943米,有泊位6个,水深4~9米,堆场总面积3.7万平方米。

圣路易港区:装卸成品油、液化天然气、散装酒、汽车和重件货物。码头岸线总长2.8公里,有泊位24个,水深4.5~7.92米。

弗斯港区:装卸干散货(工业原料)、原油及件杂货。有三大港池,码头岸线总长5.2公里,水深6~21.5米。弗斯港区为欧洲第二大油港,拥有世界一流的天然气装卸设施和地中海一流的集装箱码头。弗斯港区还是法国海洋石油工业中心和最大的钢铁基地。

两层管理

马赛港是一个自治港,其在自治港中极具代表性。自治港是指在财政和经营管理方面有自主权的港口。自治港的地位从法国的国家利益考虑特定为重要港。自治港组织的依据是法国1965年制定的自治港法。

该法将6个对法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港口确定为自治港,赋予财政上的自主权,并详细规定这些港口的地位、职能、管理权限、投资政策等。

法国的自治港与国家直属港在管理体制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自治港的管理委员会中有当地有关方面的代表,因而与当地的关系更为密切。1983年7月,法国议会又通过了83-662号法令,对港口管辖权的转让作出了规定,根据此法令,政府有权在任何时候将自治港口转为国家港口。

法国设有社会经济发展基金,当港口出现经营亏损时,经公共事业与运输部的海关运输与港口管理局批准,可向亏损港口提供补贴,以减轻其债务负担。

马赛港实行港口管理委员会和港务局两级管理体制。港口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机构的法人。马赛港港口管理委员会有委员24人,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组成领导小组,成员中有法国政府代表、工商界代表、欧洲共同体代表、港务局各部门负责人级职工代表。委员会主席由公共事业运输部长提名并经内阁任命。

由于港口管理委员会的委员有国家公职人员,而且港口基础性设施建设资金的60%~80%由国家补贴,因而国家对自治港的发展和管理起着重要的领导和监督作用。港口管理委员会具有财政上的自治权,它被置于公共事业运输部长监督之下。为此,具有批准预算、事业计划、费用、工资的权力,也有决定投资计划、筹措资金、利润分配等权力,并接受国家的财政、经济部门管理。

港口管理委员会作出的决议由港务局负责实施。港务局是半官方机构。港务局设专职港务局长。港务局长由法国政府内阁在征求管理委员会意见之后予以任命。港务局负责港口设施(包括临港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并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

马赛港的港口设施建设资金由法国政府和港务局按照一定比例分摊。港口内锚地的疏浚、进出港航道和外港水上建设与管理、防灾结构物、闸门与建设与改造及其附属结构的改造、扩建修复防波堤等工程所需资金,国家补贴80%,港务局负担20%。除此以外的设施,其管辖部门结构和修理设施(船坞)的建设和改造,其费用由国家负担60%,港务局负担40%。港口码头上部设施及设备所需投资由港务局自行筹集解决。

开辟新领域

世界上从事非港口业务最积极的港口要数马赛港。该港将自己的业务范围扩大到物流和内陆运输领域。众多资料表明,马赛港务局正在建造一座港口物流中心,总投资约211亿法郎。

马赛弗斯港区是法国通向欧洲和地中海市场的南部通道,是唯一能受益于三种货物运输方式的欧洲南部港口。目前由公路、铁路和水路疏港的货量比例分别占七成、二成和一成。

现代高速公路网将马赛港和其他城市紧密连接起来,距波尔多640千米,距巴黎760千米,距米兰500千米。

马赛的集装箱专列往来于法国国内所有的重要目的地,现有250余种服务可供选择。铁路运输将马赛港和欧洲所有的城市连接起来,每日往返的列车可到达里昂、巴黎、里尔、斯特拉斯堡等地区,每周往返的列车可到达图卢兹和波尔多等地区。

马赛港务局非常重视多种交通模式的发展。连接沙伦、梅肯、里昂和弗斯等港口的周班航线,年运输量达5.6万TEU。

马赛已经认识到,至少在现阶段,欧洲主要的物流中心在北欧,使诸如鹿特丹和安特卫普这些港口可从中收益。然而,马赛相信,对于拥有2亿多人口的南欧以及由此进入拥有数亿消费群体的地中海地区而言,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无疑是得天独厚的。

与北欧地区港口相比,船舶挂靠马赛可节省2500公里航程,马赛现有的深水海域、理想的内支线布置以及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及内河布局使马赛港可以向广阔的欧洲地区提供高效的服务。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转载须联系授权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