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一】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中国航空报》航空专家张宝鑫在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量子卫星成功升空让我们拥有了一面观察太空的镜子,火星或太阳系外更远地方的变化,它将来都能实时传回地球。

  “不仅是世界首颗,而且一颗顶过去几十颗。”

张宝鑫:“墨子号”是世界首颗成功升空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说明我国已率先将量子通讯技术应用于近似实际的应用范围。如果试验成功,这等于中国太空地面传输以后可能采用量子通讯卫星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通讯频率快、带宽宽、加密性好。

张宝鑫:目前因为静止轨道通讯卫星只能环绕在赤道上,所以有数量限制,中国每发生一颗就要向国际联合会申请位置。假如中国目前要增加卫星数量却无位置,就只能等待他国卫星淘汰。而量子卫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实验成功,我们就可以用很少的卫星完成过去许多卫星的工作,可能一两颗能顶过去几十颗。虽然“墨子号”并非静止轨道卫星,但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有益尝试。

  “可从根本上保证国家信息安全。”

张宝鑫:“墨子号”成功升空近几年可能不会给民众生活带来直观影响,但是在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层面对国家形成了根本性的保障。目前,不论是基于民用还是军用的互联网,全世界13个根服务器没有一个在中国。这是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最大的威胁。每天互联网留存的数据都在国外的服务器上转换,从根本上讲,我们的数据信息无保密性可言。如果我们通过量子卫星和量子通讯的突破,解决了最根本的通讯安全问题。那不论是从国家安全方面来说,还是国防,都会得到很大的帮助。另外从民用角度,如果我们广泛使用量子通讯技术,那目前的一些网络诈骗之类的问题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量子卫星就像可实时观察太空的一面镜子。”

张宝鑫: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卫星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高精度跟瞄、星地偏振态保持与基矢校正、星载量子纠缠源等。其中量子纠缠,远距离升空交互传输将为我们国家下一阶段升空探测提供非常好的技术性支撑。目前我国在地球表面的测控站数量有限,没有美国全球布置测控站的能力,只在本国国土和一些友好国家有几个测控站而已,所以如果有了这种交互传输技术支持,对我国进一步远距离升空的探测,比如火星,太阳系之外,就会有很大帮助,其传输速度能支持我们从火星实时回传数据。量子卫星就好像一面对着太空的镜子,那边有什么变化,这边直接就能看到。

  “从实验阶段到工业阶段还有很多路要走,中国愿与世界共同进步。”

张宝鑫:前沿科技从提出理论到实际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需要时间,也需要资金支持。中国近年一直加大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力量,不仅派留学生走出去,也把国外的科学家引进来。科技无国界,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升科技水平,造福改善民众生活。客观来说,不论是量子通讯还是未来先进的通讯手段,中国在根本上还是在解决自己的民生问题的同时,也愿同其他国家展开相应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张宝鑫:量子卫星的发展首先要看这次实验的结果,我们要看到量子通讯技术现在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从这个阶段到工厂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验室制取和大规模工业化制备有很大差异。我们国家今后主干通讯网是否采用量子技术?这需要国家层面决策。即使我国决定建立量子通讯技术的基干网,这里还涉及一系列通讯标准的设立和一些基础设备的制造。并不是今天发生量子通信卫星,明天就全世界就能使用了。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