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将投40亿美元在湄公河三角洲开发运输与物流项目

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这片肥沃的平原近期正面临着低水位引起的干旱问题,以及上游中国水坝对其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

近日,越南副总理王廷惠与相关部门商议,在三角洲区域建立第一个深水港,主要解决该地大量农产品及水产品的“输出难”问题。

目前深水港的理想位置之一在南部金瓯省的薯岛(Hon Khoai Island)。越南政府的门户网站称,副总理王廷惠于周一召开会议,就湄公河三角洲的运输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讨论。

事实上,早在2015年7月,越南中央政府就已批准投资25亿美元在薯岛建设深水港,但之后却没有任何进展。

薯岛距国际海域12海里,越南领土最南端15km,胡志明高速14km,胡志明高速是贯通该国南北的大动脉。港口建成后,可容纳25万载重吨位的货轮。

芹苴大学的一份报告显示,三角洲地区的大米产量占据越南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越南出口大米的80%、全国水果产量的80%以及渔获量的60%都产自该区域。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港口吞吐能力有限,80%的出口货品都要借助胡志明市或巴地头顿省的深水港输出,也就意味着90%的货品都要经过陆路运输。

三角洲地区的海港、河港比较分散,距物流中心较远,不具备大批货物运输的能力。

深水港项目资金有28万亿越南盾来自国家财政预算,剩下的将依靠政府开发援助资金和民间募集。越南交通部发布报告称,2016年至2020年,越南将在三角洲地区投入91万亿越南盾(合40.3亿美元)开发运输及物流项目。

其中包括22个海运相关项目,预计耗资18万亿越南盾;14个内陆水道项目,预计耗资11万越南盾;大部分为公路运输项目。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居民大约有220万,约占越南总人口的24%。发端于2014年年底的厄尔尼诺现象持续的影响以及河流上游大坝带来的负面作用导致越南今年遭受了百年以来强度最大的干旱,面临严重的盐水入侵问题。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