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智慧航程”加速

一、天津港基本情况

2001 年以来,天津港的港口业务快速增长, 在成功跨上亿吨大港行列后,港口货物吞吐量以每3 年跨越1 亿t 台阶的速度高速发展。航道等级达到30 万吨级,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港口功能不断完善, 成功开辟建立了中国面积最大、政策最优的保税港区,建成了25 个内陆无水港和5 个营销中心,港口对区域经济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1. 天津港港口业务与港区发展变化分析

2015 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4 亿t, 较2001 年增长了3.7 倍,世界排名第4 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 411 万TEU,较2001 年增长了6 倍,世界排名第10 位;港区陆域面积达到132 km2,较2001 年增长了5 倍,港口地域范围与港口业务发展基本保持同步扩大趋势。见表1。

表1 天津港吞吐量及港区面积统计表

在中国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发展的有力推动下,区域贸易总量激增,天津港港口地域拓展和吞吐能力的提升适时满足了贸易增长的服务需求,并为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大物流体系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2. 天津港集疏运结构变化分析

目前,天津港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集疏运方式为公路和铁路,其中2/3 出口货物和4/5 进口货物为公路运输,1/3 出口货物和1/10 进口货物为铁路运输。

出口方面,天津港集疏运能力增长与吞吐量增长基本保持同步状态,2015 年公路运输比例较2001 年仅下降了约2%,铁路运输比例多年来一直维持在30% 左右,基本保持稳定。进口方面,受到中国铁路管理体制、货源信息不对称、腹地需求不均衡等因素影响,2015 年公路运输比例较2001 年增长了约26 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比例下降了近19 个百分点,进口货物集疏运结构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

总体上,天津港货物运输,特别是进口货物疏港对公路依赖较大,集疏运结构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集疏港公路网络规划和建设负担较重,交通拥堵、客货混行、环境污染等港城矛盾凸显,尚未形成重来重回的高效集约型集疏运模式。未来,搭建高效的集疏运信息平台, 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扩大海铁、公铁等多式联运比例,进一步促进多式联运在综合运输成本和运输效率方面的优势发挥,存在加大利用空间。

3. 天津港港口业务与综合环境变化分析

多年来,天津港大力实施科教兴港战略, 增加科技经费投入,投入使用智能集疏港、智能通关等一批业务信息系统,启动研发网上结费、电子支付、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鼓励并推进LNG、太阳能、地热、LED 光源等新能源和各类新工艺、新技术在港口的应用,天津港2015 年综合能源单耗较2001 年下降约20%,港口整体用能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通过优化货类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商业模式等举措,天津港2015 年经济增加值达到120 亿元,较2001 年增长640%,港口生产带来的价值大幅提升,港口业务发展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港口经济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完善。见表2。

表2 天津港吞吐量及综合环境情况统计表

二、天津港发展面临的问题

1. 空间布局问题

自2001 年天津港迈入亿吨大港行列以来, 以每3 年跨上1 亿t 台阶的速度快速发展,港口地域空间拓展需求强烈。天津城市发展步伐也已经进入快车道,特别是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城市规划的调整使部分原有港口物流功能需要转型为城市生活功能,临港工业发展迅猛,出现了对公共岸线资源的挤压现象,港口与城市发展面临着再协调问题。

2. 交通体系问题

近年来,随着港口与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 天津陆上集疏运通道能力已显不足。如何科学规划集疏港通道建设,优化交通组织体系,实现客货分离、港口运输与城市交通分离,解决港城交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问题;如何增加港口直通腹地的铁路通道,提升港口铁路集疏运比例,发挥海铁换装、公铁联运等综合运输方式的优势:这些都是天津实现港城和谐发展的又一个课题。

3. 环境保护问题

天津港作为腹地型港口,货类结构受腹地经济结构特征影响较为明显,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在港口吞吐量中的比例占到了50% 以上,港口建设产生的砂石废料、船舶的废水排放等也会对空气、水质产生一定污染和影响, 港区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较重。与环境和谐相处、与城市和谐发展是港口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相关建议

1. 统筹港口与城市规划,实现港城互促发展

“港口发展、规划先行”,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制定港口发展的长期目标,进一步完善港口规划布局,有序推进各区域开发建设和码头改造,做好区域功能调整和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港口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规划布局协调统一、对外服务便捷高效。合理布局港口与产业发展的空间,提升港口服务与产业发展融合水平。加快深水航道建设,着力解决制约通航能力的各项问题,满足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策划建设一批高等级、环保型、专业化码头和仓储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港口整体承载能力。扩大多式联运比例,平衡公路、铁路、水转水及管道运输的协调发展,推进以港口为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实体支撑。

2. 构建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提升物流总体运作效率

以“货畅其流”为原则,在港口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和构建港口路网,优化交通组织模式,提升各通路的集疏港能力,做好货运与客运交通的分离与融合。加大货源市场开发力度,优化航线布局,建立覆盖全球的航线网络。完善辐射内陆腹地的物流网络建设,积极探索物流节点向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的转型路径,提升城市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海铁联运、陆桥运输和过境运输,进一步加大天津向内陆腹地的服务辐射深度和广度。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创新港口商务操作模式,进一步提升港口竞争软实力。

3. 努力完善港口综合服务环境,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

大力优化货类结构,优先发展集装箱、滚装汽车、邮轮及新型建材等高附加值货类。加快发展专业化物流、物流金融、保税仓储等高端物流服务,提升物流、金融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水平,推进各类大宗散货和进口商品交易市场及商务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港口生产服务功能。继续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条,加快培育北方国际商品进口基地,推进保税功能延伸和口岸监管方式创新,努力形成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港口。建立包括港口监管、行政服务等在内的统一对外服务平台,加大政府对港口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港口综合运行效率。

4. 努力推进新型港口建设,提升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继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推行以低碳为特征的码头装卸运输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优化能源利用结构,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拓展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新港口业务操作模式和港口生产工艺,推动完善一体化港口信息平台建设,为港口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和资源管理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推进节能环保型码头建设和环保型仓储设施使用,优化污染性货类装卸工艺和运输方式,强化污水处理力度,提升港区绿化水平, 加大环境治理和监督力度,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

5. 努力完善区域开发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 探索港城和谐发展新模式

做好相关城市功能区域开发,推动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住宅办公、商业娱乐等项目建设, 完善电力、供水、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体系,不断提升港区的城市发展品质。努力拓展邮轮旅游市场,发展邮轮游艇、免税购物、文化休闲、度假观光等服务产业,以港口为渠道继续扩大城市与国际的文化交流,探索新时期港城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天津建设自贸区步伐的加快,未来需要城市与港口的建设管理者更好地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把握好港口和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节奏,发挥港口经营人和城市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实现港城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均衡状态;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和产业发展、港口集疏运与城市交通、港口发展与环境承载之间的问题,并积极借助现代通信及网络技术, 优化港口服务流程和口岸服务环境,实现高效、便捷、经济、环保的发展目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