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不单纯是运输方式

“多式联运”,现在是个大议题,,但是这个议题之“大”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内涵。有一种相对流行的观点,认为“多式联运”这种运输方式是现代运输工具,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出现之后,才形成并成熟起来的、比较新的运输组织形式。实际情况是,“多式联运”是随着人类长距离贸易产生后自然形成的运输形式,这种运输形式在当时的运输组织管理、金融货币工具、运输形式技术以及国际政治环境的背景上,形成、完善、发达起来的贸易运输体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路线: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茶叶之路。整个贸易行为的实现是完整的古代“多式联运”的“教科书”。

海上丝绸之路,在隋唐时期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被称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渐渐成为主要的出口货物,因此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同时,由于返程船舶输入的商品主要是香料,因此也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与人们的想象不同,中国商人并没有将货物一程运到目的地——欧洲或者中东、北非,而是各地商人经过多道贸易环节和多种运输形式,最终完成贸易和运输。首先,中国商人在国内由水路和陆路将丝绸、瓷器从主要产地集中到通商港口,如泉州、广州、宁波等;然后,中外商船经海路将货物运到马来亚的集散地,如马六甲;在集散地,绝大部分商品被出售给当地或来自中东、印度的商人,中国出发的船舶卸完货后,采购香料、染料返回中国;留在马来亚的大部分商品被根据不同的流向重新包装捆扎、装船,运往印度、中东,或者经过红海运往埃及,或者经波斯湾进入两河流域;再由波斯、阿拉伯、意大利商人或经陆路将货物运往安条克、北非,或经亚历山大、加沙等港口,通过地中海运往欧洲各港口。

北方的“茶叶之路”也是如此。南方各地的毛茶经水陆两路在汉口聚集,加工成件;产品从武汉溯汉水,沿唐白河、唐河到河南赊店;然后,在赊店改用骡马驮运和大车运输,北行渡黄河进入晋中谷地;产品重整包装,使其能够适应北方的严寒和风沙,并全部改换畜力大车,重新上路,经张家口到达库伦和恰克图;俄国和中亚的商人继续将茶叶运销至俄罗斯、中亚和欧洲。

但是,“海上丝绸之路”、“茶叶之路”在近代之前都已式微。其原因不外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使然;二是贸易形式改变;三是新贸易路线开辟;四是新技术应用。从古代“多式联运”的兴亡,人们可以得到启示:一是,一种运输形式没有天然的优势或者缺陷,它的兴亡一定是建立在当时各种工具(运输、金融、管理)现状及其使用环境(国际政治、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的。相关要素出现,新形式就会兴起;相关要素消失,原来兴盛的方式就会衰落。二是,“多式联运”不仅是一种运输形式,它其实是一种运输与贸易紧密结合的贸易形式,随着贸易的改变,其本身也会发生改变。三是,“多式联运”是一种极端依赖的“工具”,每一次发生信息传输方式、运输技术、金融工具的嬗变都会引起联运方式的重组和升级。而这一切就是要保证贸易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转。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