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马鞍山市港航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左年文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该局正大力落实《马鞍山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在2016年马鞍山港成功晋级长江亿吨大港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全市港口经济继续保持逆势增长,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693.18万吨,同比增长10.03%;完成港口集装箱量63875标箱,同比增长10.15%。”左年文如是说。

“三个机制”盘活岸线资源

“如何提速‘以港兴市’战略实施?这是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和思考的一个重大命题。”左年文介绍,首先,马鞍山建立了港口企业直接融资新机制,在全国率先为马鞍山长江港口有限公司公用码头、安徽中洋金顺建材有限公司码头颁发“港口码头”产权登记证,通过对不动产物权进行有效确认和保护,打通了港口企业无需担保、直接融资的新通道,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题。

其次,建立了港口岸线资源公开挂牌出让新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港口岸线公开挂牌出让,对全市10家码头岸线资源进行评估,评估价达7000多万元。马鞍山港太平府港区200米岸线使用权、中心港区人头矶段235米港口岸线使用权,先后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607万元、516万元成功出让,促进了资源配置市场化、港口效益最大化。

最后,建立了港口岸线使用前置联合审核新机制,严格岸线审批管理机制,在安徽省率先建立港口岸线使用前置联合审核制度,马鞍山市政府出台了《马鞍山市使用港口岸线前置联合审核办法》,改变了过去多部门管理、多部门审批、审批程序颠倒等现象,规范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个统筹”提速基础建设

在“以港兴市”的路径上,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加速锻造发展动能新引擎。

记者了解到,他们统筹完善相关规划,完成了《马鞍山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2016年10月获交通运输部和安徽省政府联合批准,“一江两岸、双核九区”战略构想得以确立。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港口规划纳入全市“十三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布局。

统筹推进港口建设,依托长江两岸均有深水良港的独特资源,实施北岸开发计划,总投资5.1亿元的郑蒲港一期码头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结束了江北无万吨级深水码头的历史;推进南岸提升工程,将马钢、万能达等码头靠泊能力由5000吨级提升至2万吨级,投资3.2万元的慈湖港综合码头建成投入试运行。截至目前,全市万吨以上海轮泊位已增至13个,合理分布于“双核九区”,形成两岸呼应、“双核”叠加的综合效应。

统筹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铁水、公水、水水联运,205国道北段改建、226省道南段改造等投入使用,郑蒲港铁路、商合杭铁路含山段等加快建设,九华路过江隧道、合巢马城际铁路、329国道(郑巢路)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