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丝路,帆影幢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广西北海再次成为了“焦点”。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公用码头考察时表示,铁山港有区位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将来是北部湾经济区一个重要依托,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向海经济。

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近年来,北海国税部门加强上下联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统筹服务对外开放大局,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服务好向海经济。

借力减税利好,港口经济步入快车道

要打造向海经济,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首先要大力发展港口建设。北海建港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国汉代时期,早在公元前100多年,北海合浦就已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分公司铁山港作业区副经理詹小伟告诉记者,铁山港作为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临港工业区之一,共拥有四个10万吨级公用深水码头(计划建设20个),综合通过能力1200万吨,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承接了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内大部分企业的进料和出口。是工业区的主要海运通道,也是北部湾经济区连接东盟重要的交通枢纽,对打造面向东南亚、服务大西南的千亿元产业集群有促进作用,是广西北海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一环。

为帮助港务集团等港口企业乘势发展,北海市国税局做足了“功课”。该局向县(区)国税局下放审批事项8个,精简了审批项目16项,取消了7项,对部分审批事项时间进行提速办理,减轻企业负担;积极拓展“纳税人小秘书”智能服务系统、互联网+”办税新模等虚拟办税渠道,针对港务集团旗下分公司多,业务复杂的实际情况提供便捷办税,帮助企业办税多走网路,少跑马路;结合“营改增”试点,国税部门成立专项辅导小组对港务集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上门专项辅导,从税收政策、申报纳税,进项发票取得、企业管理模式、与甲方合同签订都有港区国税工作过的痕迹,多手段帮助企业在营改增期间减税22万元,让企业切实受惠“供给侧”改革;针对港务集团企业多、规模大、国地税业务复杂,且企业距离国税、地税的办公地点较远的情况,北海市国税、地税共建办税服务厅,解决了企业办理国税业务和地税业务两头跑、两边办事衔接不上的问题,对此,广西北海铁山港港务有限公司财务主管沈女士是这样说的:“国地税两局建立共建办税服务厅后,办税方便了很多,以前来回跑,现在不用跑,国税、地税的很多问题、政策在一个地方就解决了。”

多模式税收服务让港务集团收获了更多实惠,促进了港口建设和发展。2016年北海港口货物吞吐累计完成2749.68万吨,同比增长11.40%,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万标箱,创历史纪录,同比增长47.78%。而港务集团也实现销售收入4.94亿元,同比增收0.35亿元,增长7.63%;完成国税税收收入1647万元,同比增收548万元,增长49.86%。

搭乘税收便利,企业向海开始加速跑

北海港口建设发展的“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乘着这股“东风”开始加速发展。北海港已然成为“走出去”企业的坚强后盾。

龙达渔业是广西目前拥有远洋捕捞业务的两家企业之一,承担着广西远洋捕捞业务的半壁江山。2006年5月24日,龙达渔业看准了近海渔业日益萎缩,发展远洋捕捞已是大势所趋的现状,凭借《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开始从事远洋渔业捕捞业务。龙达渔业目光放远、紧跟步伐,将捕捞范围扩大到安哥拉所属海域;加大投资、扩大规模,现拥有具备远洋捕捞许可和能力的捕捞船只7艘,主要捕捞红蟹和各种鱼类。它的蓬勃发展使国家对它备受关注,成立至今累计获得渔船补贴1800万元,2016年获燃油补贴1000万元。十年,龙达渔业已成长为活跃在非洲海域的一抹中国红。

辉煌的业绩背后,是龙达渔业翻越的座座高山。公司成立初期,巨大的投资成本,空白的业务经验,尚未成熟的管理制度,令公司踏上了无边的攀登。在一番漫长的探索之后,终于龙达渔业形成了独有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却无奈在高昂的税额面前行路艰涩。常来做政策辅导的税务干部小韦注意到了财务负责人苏喜庆眉头紧锁,“我们税务部门有多种多样的税收优惠,一旦有相关政策出台,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帮助你们渡过难关。”2011年,针对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需求,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龙达渔业将获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巨大税收优惠,政策一出,北海市海城区国家税务局便组织了一次上门政策辅导,为了让企业尽快运用政策,税务干部将办理业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带齐哪些资料,与企业提前沟通好,并加班加点进行资料审核。2014年—2016年,不到3年的时间,龙达渔业的就累计享受税收减免828万元。

北海龙达渔业捕捞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苏喜庆感慨地说:“税负一直是关乎我们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税负的减少意味着我们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减免的这些所得税,都将转化为发展资金,帮助我们在远航之路上前进数里。而正因税务部门给予了我们莫大的支持,才使我们在‘走出去’的路上越走越远。”

依靠定制服务,企业解难再无“后顾之忧”

随着北海经济发展,一批企业加快了“向海”发展的步伐,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对于国外税制设计、征管体制等往往缺乏全面了解。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

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作为贝因美总部的对外投资窗口,为筹建国际奶源基地,打造全球供应链,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该公司频频迈出国际化的步伐,目前的投资方向主要有中国香港地区以及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该公司持续推进、步步为营地展开对全球市场的布局,大大提升了北海“走出去”企业的影响力。截至2016年,该公司累计实现产值近11亿元。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对外投资、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企业涉税风险愈发凸显。

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据杨东亮介绍,进口奶粉对国产奶粉冲击比较大,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在国外建设奶粉生产线,原装进口回国内销售。“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缺乏权威专业机构的咨询指导,非常担心遇到涉税问题导致我们自身的利益受损,希望能得到更多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在国际税收法律、政策辅导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

针对贝因美遇到的问题,北海国地税部门加强深度合作,整合利用各方面资源,加大政策辅导力度,助力“走出去”企业走得稳、走得快、走得远。比如,北海国地税联合为企业定制了《“一带一路”税收宣传资料》,涵盖了该公司主要境外投资国家(地区)税制概况、关联申报辅导资料等内容,并组织税务人员实地到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涉税诉求,帮助企业解读税收协定条款,有针对性地为其提示税收风险,降低“走出去”企业税收风险。

“‘一带一路’建设给了我们公司‘走出去’的信心,税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就是我们‘走出去’的坚强后盾了!”在北海市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开展的“一带一路”宣传走访活动中,北海市“走出去”企业代表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亮部门的贴心服务表示感谢,也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企业的需求。

与此类似,北海高岭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总投资1亿元,主要经营高岭土的开采、销售,高岭土改性材料、蒸压炉渣砖的生产、销售,以及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等业务。“我们公司一直都有‘走出去’的计划,但是对国外税收制度、国际税务风险的不了解一直让我们放不开手脚。”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梁柳宾感触很深,“当初,我们北海高岭科技有限公司想收购英属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的Kalamazon矿业公司35%股份,但是由于对英属哥伦比亚的投资环境不熟悉以及对那里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了解不多,一直犹豫不决,迟迟不敢谈收购的事情。”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北海市国税局组建了税收服务团队,深入该公司实地了解企业遇到的问题,对涉及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梳理和分类,及时处理反馈,着重引导企业正确认识、合理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和税收优惠。终于,该公司成功收购了英属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的Kalamazon矿业公司35%股份,总投资高达2656万元。

北海市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对于北海市税务部门的“定制服务”表示赞同:“企业‘走出去’就像是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如果没有方向的指引,势必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甚至会迷失方向。税务部门的政策服务和支持正如同企业的雷达,帮助他们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如今,广西北海市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北海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冠德科技(北海)股份有限公司等7户“走出去”企业投资目的地涉及澳大利亚、爱尔兰、加拿大、毛里塔尼亚、柬埔寨和香港等六个国家和地区,合计对外投资规模约人民币3.76亿元,比2015年增长265.05%。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