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多,实现不易

旅游业国际化的过程,也是秦皇岛国际化的过程。尊重外国游客的生活风俗、观光爱好,以及将配套设施完善起来,是秦皇岛应该下工夫的地方。以中国北方城市普遍的国际化水平而言,一个率先进入国际轨道的秦皇岛能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游客嘴里的口碑而已。

无论在地缘优势,还是在产业发展上,秦皇岛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秦皇岛仍面临着管理混乱,城市不够自信等问题。问题虽然不是致命性的,却可能一步慢步步慢。

秦皇岛市在新的挑战中应该有这样的转型思路:

1.精准定位,加强资源整合。

秦皇岛港自开埠以来,就是一座拥有煤炭特色传统的港口。在和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全国各大港口城市的竞争中,秦皇岛应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立足煤炭港的定位,将自己的能源运输经验进一步发挥。

2007年组建的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将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也已经于去年12月1-3日在此举行,这将会为秦皇岛带来更多新思路和合作机会。

2.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城市交通建设

秦皇岛是大秦线与北煤南运的对接处,有海陆枢纽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转化成生产力,需要秦皇岛进一步加强调度和系统规划的能力。

若能保证铁路—港口—船公司三点一线协调发展,则水上运输业就能被稳固为这座城市的经济增长点。由货运而带起来的城市基础建设,也能辐射到客用领域,让市内的交通更方便完善,吸引游客的到来。

3.扩展副产品产业

前已述及,秦皇岛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里不仅是秦始皇求仙入海之所,也是明代抗金前线。从民族记忆和历史文化来看,这里的价值都非同一般。

秦皇岛的海洋风景也是中国北方比较少见的景致,北戴河等胜地更有名人加持。善加利用这里的自然风光,开发新的旅游产业模式,能让秦皇岛的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成为北方旅游名城。

4.扩建城市,扩容产业

秦皇岛目前的城市格局日渐逼仄,用地危机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地理之间的一对矛盾。为了吸引更加雄厚的资本和高附加值产业进入,秦皇岛向郊区用地的扩张势在必行。

以秦皇岛港为例,自2013年起,省市政府提出“西港东迁”工程,有计划地分批搬迁秦港码头,开发东部新港区,建设一个以杂货、集装箱为主的大型综合现代化港区。这就是一个优良的例子。

秦皇岛,一座曾让秦皇心向往之的海滨城市,正在逐渐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雄心和实力。

在华北东北大批城市受困于市场经济竞争而日渐凋零时,秦皇岛倒是有凭借能源港口和特色旅游一枝独秀的机会。

但是这样机会的把握,往往并非一座城市所能决定。要想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展,秦皇岛还需要和周边的兄弟城市多沟通,促成环渤海新经济生态的形成。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