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和航运业虽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但因为其关系着全球贸易的命脉,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始终保持着领先。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卫星通讯等新一代技术不断涌现的当下,港航业信息化发展的也呈现出新的趋势。从个人视角来看,港航信息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趋势一:从智能化到智慧化

在互联网向物联网延伸的过程中,泛在的信息系统和万物的互联互通都对航运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港航信息化正处于智能化时期,并向着智慧港口、智慧航运的方向发展。

港口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智慧港口是港口信息化继信息港、数字港、智能港之后进入的一个更高级的阶段[1]。港口作为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的必经节点,天然地汇集了大量信息。最初,港口的信息化只是解决了码头业务管理,这个阶段就是“信息港”状态;随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业务无纸化的发展,港口出现了对内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和对外的电子数据互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系统,这个阶段被称作“数字港”;后来,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1993年在荷兰鹿特丹港投入运行,全球港口逐渐过渡到将信息系统与港口机械化相结合的新阶段,信息系统开始支配港口机械的调度权,涌现了一批半自动和全自动的码头,这个阶段被称为“智能港”;未来,整个港口除了自身装卸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还需要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广泛地感知更多信息,如集装箱状态、港机配件工况、设备能耗、车辆位置等,同时结合预约抵港船舶信息、预约提箱信息、码头气象信息等外部信息,由数据中心融合多维数据分析后,从优化调度、科学保养、节能减排、预防拥堵等多个方面自主管理,体现出由知识系统代替人进行关键决策的特点,这个阶段将会成为“智慧港”。

航运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智慧航运是航运信息化不断沿着上下游延伸的一个新阶段。早期,航运信息化主要是解决单点业务功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例如解决船舶管理、堆场管理的具体系统;后来,航运业务链条中的上下游节点之间呈现出以数据交换为基础的协同信息化应用,例如电子单证交换系统和船岸一体化系统等,这一阶段称为“链式协同”阶段;未来,整个航运业务链条的所有参与者间都将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互通,从而在全航运产业链上体现出“群体智慧”,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上下游协同的货物追踪、通过电商交易记录和货主报备产生运价指数、通过船上的传网络和船舶间的自组织通信解决船舶航行安全和运力调配优化等。

港航智慧化的发展进入了加速期。一方面,得益于海事基础通信成本降低,如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推出了海上宽带入门级业务即Fleet Broadband 150服务、FB500、FB250可以有效降低船岸信息交互成本;另一方面,得益于港航大数据技术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挖掘数据价值、辅助决策优化,并预测市场、掌握船舶运营的安全性、合理控制成本。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