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举国同庆。在这短短的春节假期中,有收获温暖亲情的,也有收获N多红包的,甚至还有直接收获几斤体重的——然而以上都不如西部物流园“吃皮”,西部物流园可是收获了国家发的红包,享受了国家级待遇,不服不行哦。

近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同意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常态化班列(下称南向通道)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库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国家商务部同意将南向通道纳入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与新加坡合作推进。这意味着南向通道一举收获了国家两大部委的联合力荐,正式升级为中国下一轮双边、多边合作中物流、贸易的承载体。

今年预计开行300列以上

记者采访的第一站,是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据该公司市场部部长李玮介绍,春节前,南向通道首次完成拼箱业务,并于当晚发车驶往广西钦州港,意味着“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态化班列在稳定运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服务,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新的运输模式。

李玮说,过去,进出口货物一般都是整箱运输,若运少量零散货物则比较麻烦。而通过拼箱模式,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加快货源组织速度,有助于进口货物及时发送,减少企业的等待周期和物流成本。

据了解,“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态化班列从重庆到钦州港只有1450公里,铁路运输距离短,出海更方便,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外贸企业的关注。目前,该班列的进出口货物,已先后到达全球35个国家58个港口,并在重庆实现了欧洲与东南亚的国际物流中转,提升了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的地位。

李玮称,2018年,“渝黔桂新”南向通道常态化班列全年计划开行300班以上,争取早日实现天天发班,尽快开通冷链物流以及罐箱的运输。

助力重庆内陆高地建设

西部物流园负责人表示,南向通道作为始于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并有机衔接“一带”和“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蕴含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和潜力,不仅为沿线各方深化合作、共同繁荣带来重要契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它变现了各方的价值和潜力。

就西部物流园来说,南向通道与中欧班列(重庆)直接接驳,共同构成了亚欧大陆间最短最便捷的陆上贸易通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货物、商品流动轨迹,大大促进重庆落实“两点”“两地”;而广西方面的区位很大程度上也实现了后发优势,随着经由重庆汇集的货物源源不断地到来,北部湾港的地缘潜力被激发,正成为华南地区广袤的海岸线上冉冉升起的地区性航运中心。

上月,重庆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全市内陆开放成效明显,一般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持续增长。自贸试验区出台100多项创新举措,新注册企业1万多家。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现跨境融资 20.6亿美元,签约项目50.7亿美元。中欧班列(重庆)运行663班,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开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实现全天候通关通检。

不难看出,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作用逐步显现,“建成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全市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针对当前的发展要求,重庆今年将加大多式联运建设,构建辐射国内外的现代产业集聚区,运营成熟的中欧班列(重庆)、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无疑是这一规划的重要依托。

枢纽地位更加突显

去年,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零起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由测试班列到常态化开行,最终实现了双向每周固定3班发运,并开启集拼业务,这大大超出预期目标,尤其是与近洋、远洋海船无缝衔接,进出口货物已到达35个国家、58个港口更是值得称道。

作为南向通道的起点,这条明星通道是西部物流园的;从它诞生的经由和使命看,它是重庆的;而根据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顶层规划,它同样是属于世界的。

加入“一带一路”项目库和中新重点推进工作,意味着南向通道将作为重点旗舰项目被置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地位,相应的指导意见或优惠政策也会随之不断填充和倾斜。除了基础设施建设、通关通检便利化等显而易见的方面,通道发展所带来的贸易金融、服务配套都将获得国家层面的统筹推进,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事实上,国家层面近期正在制定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的政策意见,在各建设主体的推动下,南向通道建设有望作为优先重大项目列入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的政策意见,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