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洋快班航线

武汉货运通达7个国家和地区

“5年来,武汉打造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在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输规模、集聚辐射能力、流域协同发展、产城带动和服务平台等都分别实现大跨越。” 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数据显示,5年来,武汉新港港航基础设施投资从50多亿元增加到200多亿元,新建11个集装箱港口泊位,集装箱吞吐能力由120万标箱增至300万标箱,五年增长1.5倍;汽车滚装运输能力由50万辆增至100万辆,五年翻一番。

2013年9月,习总书记视察后仅2个月,武汉首条近洋航线“泸(四川泸州港)汉(武汉阳逻港)台(台湾)快班”起航。2014年,“武汉-东盟试验航线”起航,航线覆盖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2015年,“武汉-日本、韩国集装箱快班航线”起航。

今天,武汉依托“江海直达”骨干航线发展“轴辐式”运输,通达7个国家和地区。

集装箱吞吐量由76.5万标箱增至135.56万标箱,五年增幅77%,占湖北省的82%、长江中上游的30%,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汽车滚装运输量由20万辆增至84.53万辆,五年增长3.2倍,成为内河最大、全国第三的汽车物流集散分拨中心。

目前,武汉新港建成四大功能平台,航运服务功能全面升级:武汉航交所2016年正式运营,首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2017年完成交易额35.8亿元,实现200%增幅;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去年投入运营,封关运营4个月共完成进出口总货值4.69亿美元;武汉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4个月共办理通关业务逾20万票;建成阳逻港国家进口肉类、粮食、水果指定口岸,启动建设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组建长江航运产业研究中心,LNG产业链、港航岸电、港航装备监测和智能港航4大产业项目启动。

滚滚长江向东流,黄金水道上的武汉新港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动能。

产城带动能力实现大跨越。拉动石化、造船、航天等制造业和沿江临港产业投资超过1000亿元,阳逻国际港总部区建设启动,阳逻、花山、金口等一批临港新城初具规模。阳逻港已成为湖北武汉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重要窗口。

流域协同能力实现大提升。推动船型结构改革,6艘汉申线江海直达1140标箱集装箱示范船陆续开建。推进全流域运输组织结构改革,水水全中转模式已见成效,水水中转箱量占武汉港总箱量比例由初期的29%增至43.4%。

当下,武汉港的吞吐能力、硬件设施、航线网络、运营水平均在长江中上游港口中首屈一指,武汉港作为中部地区集装箱运输枢纽港、大宗货物中转港和外贸货物主通道的地位更加巩固。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将武汉打造成联结“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在汉落实,推进新时代武汉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2020年,武汉市将基本建成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2025年,建成流域型航运中心;2035年,建成亚太型航运中心;本世纪中叶,建成国际型航运中心。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