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邻黄海、内据长江、水网密布,共有长江岸线1167公里,海岸线约1040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达2.4万公里。改革开放以来,背靠丰富的水运资源,江苏港口打通沿江沿海“任督二脉”,成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17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立足加大沿江沿海港口整合力度,加快形成港口投资、开发、运营全省“一盘棋”格局,成立江苏省港口集团,努力实现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强省的跨越,江苏港口由此拉开集群化发展新篇章。

  历程:从装卸码头到现代化港口群

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港口发展的道路上,江苏沿江沿海港口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值得铭记的阶段。1978年以前,江苏只有连云港港对外开放,1982年张家港港成了长江流域最早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同年南通港对外开放,南京、镇江等港口也相继于1986年对外开放。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建设发展,江苏基本奠定了五个国家主要港口的总体格局。

1991—2000年,在国家以开发开放浦东为龙头的长三角发展战略引领下,江苏各地纷纷实施“以港兴市”的发展方针,江苏省港口进入加快建设、扩大开放的发展阶段。为规范港口管理,江苏省政府先后于1996年、1998年颁发了《江苏省港口管理办法》《省政府关于加强江苏省长江港口建设规划管理的通知》。通过20世纪90年代的建设发展,基本奠定了沿江沿海十港共同发展的整体格局。

2005年11月3日,江苏省港口管理局正式成立,负责全省港口行政管理工作,各地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相继成立港口行政管理机构。通过“十五”的改革和发展,基本奠定了江苏省港口管理体制的整体格局。

2006年以来,江苏港口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总体部署,加快建设发展,步入全新的规范化发展阶段。自此,江苏港口也完成了从落后的装卸码头,到国家重要海港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港口群的转变。

  定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四十年改革开放路,江苏港口栉风沐雨,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目前,江苏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货物吞吐量、亿吨大港数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港口地位与作用显著增强,成为长三角地区、中西部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有力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江苏港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也在持续强化,港口日益成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的主战场。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一期工程远程投产仪式;2013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中方愿在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连云港为各成员国提供物流、仓储服务;江苏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领导多次亲临江苏港口视察。关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意见把江苏港口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此外,港口也逐渐成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带动作用的主引擎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主通道。

基于此,江苏港口以港口功能提升行动、迅速明确打造“一区三港”的目标定位、加强区域合作等行动来主动服务融入沿海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上海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实施。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