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秦皇岛煤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成为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煤炭输出码头,专业化的铁路转海运码头可停泊载重5万吨级的散货船;40年后的今天,全国沿海40万吨级的矿石码头、30万吨级的油码头、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层出不穷……中国港口联通了全球。

1978年,长江上正在推广分节驳顶推船队,水域还没有对外轮开放;40年后的今天,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长江干线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开放水域有1000多公里。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蒋千。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水运发展经验,长期从事规划研究的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蒋千毫不犹豫地说,水运建设发展一直都呼应着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要,紧紧跟随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科技创新、政策保障,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打开大门打开市场

沿海港口发展始于1973年——国务院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那时候所有的港口设施都比较落后。”蒋千回忆,港口建设“大干快上”,以改扩建为主,新建10万吨级码头是了不起的事,当时大连、秦皇岛、日照、宁波北仑的10万吨级码头都是精心创新设计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港口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73年至1980年,全国一共建设了81个万吨级以上的新码头,吞吐量年均增长不到2000万吨。“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蒋千说,当时港口建设速度比较快,但专业化不强、吨级不高。

改革开放打开了大门,也打开了市场。沿海港口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领域,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也加速了港口建设的步伐。1980年至1990年,我国建设了200多个深水泊位,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超过4000万吨。蒋千认为,港口对外开放,对我国吸引世界目光和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都是巨大的。

改革开放初期的天津港。天津港 供图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