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口,最能感受到经济运行的澎湃动力。得益于生产和防疫两手抓,中国北方第一大外贸口岸——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青岛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2万标箱,同比增长6.1%。

 “3月份以来,前湾港区泊位全线饱满、昼夜不停,每天靠泊的集装箱船舶高达五六十艘,始终处于旺季的状态。”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副总经理张军表示。

 在全球疫情更趋复杂的情况下,保障国际通道畅通是作为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青岛港必须始终承担的责任。从青岛口岸出入境的货物,既有原油、铁矿石、橡胶、粮食等大宗商品,也有机械设备、汽车、家电等高附加值产品,还有肉类、水产、水果等民生物资。这些货物的进出口,不仅稳定了核心产业链、供应链,也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16日凌晨,来自陕西西安的青岛港海铁联运专列在黄岛港站卸车,一批集装箱在前湾三期码头顺利装上“意月”轮前往埃及。通过“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南亚、欧洲”海铁联运大通道,沿黄流域的货物源源不断地发往全球各地,有效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畅通了国内国际双循环。

 随着国外逐步放开疫情管制,跨境商贸往来更加频繁,国内口岸防疫压力只增不减,这是今年航运业面临的新形势。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有关负责人看来,面对紧迫的疫情形势和繁重的生产经营任务,要善于“弹钢琴”,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港口作为“外防输入”的重要防线,既要做到疫情的精准防控,又要保证货物的高效流转。为确保疫情管控形势下港口公路集疏运畅通,山东省特别支持将“港口进出口货物”等纳入“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司机在体温检测正常、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码和行程码绿色并持有向各地申领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的基础上,确保顺畅通行。青岛港全力保障司机到港后快速装卸、快速驶离,并协助做好来港司机核酸检测工作。

 “越是面对挑战,越是要看到机遇。港口的服务水平不但不能下降,生产绩效还要进一步提升,吸引各大船公司将青岛港作为全球航线布局的枢纽。”张军介绍,“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我们正在探索对国际航行船舶实行无接触作业,最大程度降低对生产的影响。”

 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更要求有提前布局的战略眼光,提升对全球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

 近期,由于大量空箱回流中国,困扰航运业的“一箱难求”状况有所缓解,但受全球主要港口拥堵影响,运价高企、舱位紧张、船期延误等问题仍然存在。靠泊青岛港QQCT的“香港桥”轮就出现了临时更改港序的情况,船公司将中转的743个集装箱临时加卸青岛港。面对一无舱单信息、二无转运信息的困境,青岛港紧急与船公司、船舶代理沟通,认真分析船图信息,紧急采用卸船时按目的港堆场的方式,有效减少了后续装船时的大量翻倒,以极强的应急服务能力赢得了客户赞许。


      来源:青岛发布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