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年,北海港于2012年重启的重大资产重组在进入最后审核环节时却因一纸稽查立案公告被暂停审核。

  重组停审

  1月12日,元旦长假后的第一个周末,北海港和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的高管们却过得并不轻松。此前一天,北海港接到中国证监会通知,因其参与北海港重大资产重组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北海港重大资产重组被暂停审核。1月12日,北海港以公告的形式披露了这一消息。

  其实消息敏感人士在1月10日就已经嗅到了一丝气味。这天北海港发布《关于收到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的公告》,公告表示,北海港于1月1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中国证监会依法对北海港提交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现需要本公司就有关问题作出书面说明和解释,在3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受理部门提交书面回复意见。

  北海港当时回应表示:“将与相关中介机构按照上述通知书的要求,及时组织有关材料报送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部门。”

  此时,北海港的公告中均尚未提及上述立案稽查事项,可见事发突然。然而,还未等北海港做出进一步行动,中国证监会就对北海港发出“重大资产重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的通知。

  受此影响,北海港的股价在1月11日和1月14日分别大幅下跌,累计最大跌幅达10%。截至发稿前,北海港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的正式立案调查通知书。而对于本刊记者的多次致电询问,北海港的董秘何典治未给出任何答复。

  命运多舛

  在本刊截稿于1月10日的署名文章《北部湾三港整体上市落定》中,曾对北海港此次重大资产重组进行过较详细的报道。然而此后事件的风云变幻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仔细审视北海港和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的重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重组过程中违规现象早已有之。北海港重大资产重组最早可追溯到2008年下半年,当时北海港曾披露拟以定向增发方式向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发行约2.88亿股,购买后者旗下的防城港港70%股权和钦州港100%股权,以实现北部湾三港整体上市。

  但至2009年2月,北海港突发公告暂停重组,阐述了包括上市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结案等4条原因。2011年2月,中国证监会对北海港涉嫌信息披露不实一案做出行政处罚,纠正了未披露实际控制人变更、关联方往来占款等问题,并对北海港、原实际控制人天津德利得及相关管理人员给予警告,并处罚款,最高罚款额30万元,同时也解决了重组整合进程中的部分问题。

  2012年1月,北海港再发停牌公告,重拾重组进程,并在停牌半年后于7月份,发布重组预案,同时复牌。12月24日,北海港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获股东大会投票通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的投票过程相当惊险。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和股东授权代表共741人,代表股份9274.6万股,占公司股权登记日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5.26%。投票的十项议案中,除第十项不涉及关联交易的议案外,有关重组的其他九项议案,由出席会议所有股东持有的有效表决权总数3478.1万股进行投票。

  但对于重组有关的其他九项议案投票中,同意票数占有效表决权总数在70.8%~72.25%之间,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23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做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即66.7%)以上通过,仅比通过下限高出5个百分点,可谓十分惊险。

  有惊无险的通过了股东大会这关后,1月12日的一纸稽查立案公告使得北海港本就波折的重组之路又添变故。

  据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监管机构所发通知显示可能有涉嫌违法的问题,目前正在调查中,北海港方面对具体调查事项尚不知情,而通常此类调查时间是一个月左右。

  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虽然北海港重组审批因稽查立案而暂停,但北海港也并非没有机会。“此前有多家上市公司也因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重组审核一度‘停摆’。不过,在消除影响后,这些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均恢复审核。因此,本次立案稽查对北海港重组进程存何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