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货柜量吞吐量上月急跌13.5% 连跌九个月
香港港口吞吐量延续去年的颓势,连续第九个月录得下跌,上月更急跌13.5%至163万箱,拖累首季本港港口吞吐量累跌8.1%至488.2万箱。业内人士分析指,内地3月出口同比跌15%,加上有船公司更改航线,故今年首季整个华南地区港口表现均欠佳。
香港港口发展局昨日公布最新港口吞吐量数据,上月葵青货柜码头吞吐量急跌16.2%至129万箱,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货柜量跌1.5%至34万箱,拖累整体货柜量跌13.5%。累计今年首季,葵青货柜码头吞吐量跌9.8%至389.5万箱,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货柜量亦跌0.7%至98.6万箱,使整体货柜量跌8.1%。
连续第九个月下跌
香港港口吞吐量已是连续第九个月录得下跌。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回应本报查询时指出,上月中国出口录得大幅下跌,加上有越来越多的船公司将华南和华北航线分隔开,即经过华北地区的航线无需再停靠华南港口,对本港和深圳赤湾港转口货量造成影响。他又提及,本港码头拥挤问题持续影响运作效率,亦影响船公司对码头的选择。
除了本港吞吐量录得下跌,上月上海港和新加坡港亦同样录得同比跌幅。上海港3月货柜量同比跌0.67%至294.3万箱,惟首季货柜量升6.29%至868万箱;新加坡港上月货柜量跌3.51%至273.5万箱,累计首季吞吐量升2.4%至812.48万箱。深圳港方面,至截稿前仍未公布3月港口吞吐量数据,惟按今年首两月数据看,深圳港货柜量同比录得16.22%的增长,报403.3万箱,较香港首两月货柜量多逾78万箱,料首季吞吐量亦将跑赢本港。
美国货运量有上升趋势
东方海外(00316)航线贸易部董事伍绍裘认为,上月多个港口吞吐量录得下跌,主要是受到农历年后淡季影响,随?工厂开工付运更多货物,预计全年吞吐量将有改善。谈及今年集装箱运输市场情况,他回应指,对今年亚欧线和泛太线表现感乐观,“欧洲水延续去年表现,美国货运量亦有上升趋势。”
运价方面,他提及,公司正在与多个客户洽谈泛太线的新合约,当中大部分有提价空间。根据早前举行的泛太平洋西行航线会议,建议泛太平洋稳定协议组织(TSA)成员,自本月起对于所有起运地(西岸、东岸和内陆联运点)的运费每大柜上调300美元。
中远太平洋上月箱量升1.1%
中远太平洋(01199)公布3月吞吐量数据,上月总吞吐量按年升1.1%至558.71万箱。当中,珠三角港口吞吐量录得3.4%的跌幅,其中中远─国际货柜码头及广州南沙港跌幅最劲,分别跌20.4%和10.4%。累计今年首三个月,中远太平洋旗下港口吞吐量按年升6.6%至1647.1万箱。
今年3月,中远太平洋于长三角港口的吞吐量按年升4.1%至85.9万箱,东南沿海及其他港口吞吐量升1.8%至31.2万箱,环渤海港口吞吐量跌0.5%至218.9万箱。不过,海外港口吞吐量增长不俗,同比升10.9%至84.3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