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运输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百科】

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航运业的蓬勃发展,目前,中国的船舶拥有量稳居世界前五,已经步入世界航运大国之列。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全面开放,以及汇率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将不得不直面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汇率风险已经成为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重要风险因素。

因此,全面分析我国远洋运输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并运用汇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我国远洋运输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策略,对于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远洋运输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因素

一方面,远洋运输市场与国际贸易市场密不可分,其业务遍及全球,收支涉及多种货币,不同货币之间的汇兑业务交易频繁。汇率的波动不但直接影响远洋运输企业的收入、支出,而且,因汇率的波动导致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进而影响远洋运输市场的货源及货物流向,对远洋运输市场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对远洋运输企业的效益产生了直接的、巨大的影响。

远洋运输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因素主要有:

(一)经济风险

因汇率波动,导致对远洋运输企业的经济风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 国际货币间汇率波动导致的经济风险

众所周知,若一国的汇率升值,则使得出口价格相对提高,进口价格相对降低,从而引起出口量下降,进口量上升,反之,则使得出口价格相对降低,进口价格相对提高,从而出口量上升,进口量下降。因此,国际货币间汇率波动对国际间的贸易格局形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远洋运输企业的货源和货物流向。

近年来,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和日元、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促进了美国的出口,增加了大西洋航线的东行货源,相反,该航线西行货源降低;因欧元升值导致欧元区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产品销售,于是欧洲公司不断扩大其在中国的生产业务,并从中国采购更多零部件,推动了远东至欧洲航线持续了近5年的高速发展,使亚欧航线取代跨太平洋航线,成为全球第一大主干航线。

2. 人民币升值导致的经济风险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商务部《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春季)》报告,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开始呈现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增速加快的趋势,尤其对美国出口明显回落,汇率影响已初步显现。

从航运市场来看,在中国进出口比重较大的对外贸易产品中,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服装和鞋类等的出口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影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因机电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强,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出口受升值的影响较小,相应对从事机电产品运输的集装箱运输及特种杂货出口运输货源的影响甚微。相反,中国进口商品以能源(石油)、原材料(铁矿石、钢材)、粮食、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高新技术设备为主,人民币升值对从事散货运输、油轮运输市场的远洋运输企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结算风险

结算风险也称交易结算风险,是因不同国家货币之间进行兑换交易,由于进行交易时所适用汇率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

按国际惯例,远洋运输企业的运费一般按美元计价结算,而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支出结构复杂,涉及多种货币,需要进行大量的国际货币兑换交易,因此存在大量的结算风险。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结算风险主要体现为经营性结算风险和资本性结算风险。

1. 经营性结算风险

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经营性支出中,船舶燃油费、港口使费、船舶维护保养费用、船员费用、税金是主要的经营性支出,其中:船舶燃油费除在日本加油通常要求以日元结算外,主要以美元结算;港口使费、船舶维护保养费一般按船舶抵达港口所在国结算,相对来讲,船舶维护保养业务多在国内发生;船员费用(工资为主)基本以人民币支付;税金则全部以人民币支付。为满足各项经营性支出业务,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将会发生大量的结汇、购汇业务,在各种货币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产生结算风险。

近年来,美元对欧元、日元、人民币等货币持续贬值,对我国远洋运输企业造成汇兑损失,尤其因美元收入与人民币支出结构的不平衡性更显著,导致各远洋运输企业结汇额极大,在人民币汇率自“8时代”步入“6时代”以来,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因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更大。

2. 资本性结算风险

远洋运输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船舶投资额大,经营期长,贷款买船是我国远洋运输企业主要的船舶融资方式之一,企业在进行船舶贷款融资安排上,存在巨大的结算风险。

在2005年底以前,世界造船企业手持订单十强企业一直被韩国和日本占据,我国远洋运输企业也拥有相当部分的日本造船舶。近年来,随着我国造船工业的飞速发展,韩国、中国、日本在全球造船行业中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在国内的造船订单迅猛增长。

一般来讲,在日本造船需要以日元结算,近年来,因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造船企业也纷纷要求以人民币结算,对于日本和国内造船,各远洋运输企业在订造船舶时相应地会安排日元和人民币贷款融资,贷款期限一般在十年以上。

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绝大多数运输收入为美元,在安排日元和人民币船舶贷款融资后,因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需以美元购汇、结汇去偿还贷款,因美元与日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必将形成巨大的汇率风险,尤其在美元对日元、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当今,将造成巨大的汇兑损失。

(三)折算风险

汇率折算风险是指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负债项目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银行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项目,折算为人民币本位币时产生的汇率风险,以及在合并报表时,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产生的汇率风险。另外,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在合并境外子公司财务报表时,也会产生折算损益。

我国远洋运输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策略探讨

(一)转换经营策略,规避或消除经济风险

在应对汇率经济风险时,进出口生产企业往往将通过调整原料来源地、转移生产地、调整产品结构等经营策略,来消除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如日本企业在广场协议以后,佳能、索尼、丰田等逐步开始实施“走向海外生产”和“全球化生产战略”;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冲击,纷纷谋略“走出去”战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也曾为中国纺织企业指明了5条前进线路:蒙古、朝鲜一线,东南亚越南、泰国、柬埔寨一线,埃及、印度、斯里兰卡一线,埃及、约旦、摩洛哥一线,以及中南美一线,以帮助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

在各进出口企业改变经营策略后,远洋运输企业的货源及货物流向也发生了转变。因此,我国远洋运输企业需要积极研究和观察汇率波动对远洋运输市场的影响,并相应调整航线布局以及船队结构来积极应对。

(二)加强经营管理,防范结算风险

1. 改善收支货币结构

如果一个企业在收入、支出的货币上能维持平衡的状态,那么就不存在结算风险。一直以来,远洋运输企业运费结算沿袭着以美元计价结算的惯例,对于远洋运输企业规避结算风险十分不利,近年来,随着美元对欧元、日元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远洋运输企业的结算风险越来越大,为规避风险,必须重点研究多币种结算制度,逐步改变美元为作为远洋运输运费第一货币的历史。如A.P.莫勒─马士基航运宣布由今年4月1日起,将在部分航线以欧元定价收取运费,原因是美元长期疲弱,令不少公司在汇率上蒙受损失;我国部分远洋运输企业也一直在积极探讨并实施利用欧元、人民币进行运费结算。

反之,远洋运输企业为规避结算风险,在签订采购、支付协议时应竭力采用软货币来计价结算(如近年来的美元),使各种货币软硬搭配,以保持收入、支出货币结构的总体稳定。

2. 加强运费回收管理

远洋运输企业应加快回收运费,缩短运费回收期,尽早收回资金,迅速结汇,规避未来交易日汇率波动导致的结算风险。

3. 合理安排债务融资及融资结构

不论是长期债务融资(如船舶融资),还是短期债务融资,远洋运输企业应尽量使债务货币结构与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货币结构保持平衡,并尽量使用软货币债务融资,以规避未来偿还债务期间因汇率波动导致的结算风险。

4. 科学运用金融工具

对于以美元为主要收入的我国远洋运输企业来讲,运用金融工具对于防范汇率结算风险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方面,远洋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利用远期外汇交易、期权等金融工具来锁定未来收入或支出,规避在未来汇率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远洋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利用掉期等金融工具,来平衡未来收支货币结构,规避外币债务风险。如对以日元结算的船舶贷款融资合同进行掉期或远期交易,置换为美元债务。

(三)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有效规避折算风险

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外汇资产、负债项目,在不同的时点,因汇率的差异,其价值也不同。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尽量保持硬货币资产,并持有软货币负债,可以有效规避外汇资产、负债的折算风险。

即使在企业现金流不出现短缺的条件下,从汇率风险管理的角度,我国远洋运输企业也可以利用适度的负债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有效规避汇率折算风险。

对于因合并财务报表时记账本外币的不同,使合并报表上的某些项目金额变动的风险实质上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企业一般不予专门采取措施去防范。

上述对汇率风险的管理策略探讨,企业在应用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金融环境及企业内部需求,制定相应的措施。

如:在人民币汇率改革初期,升值幅度不大,市场上远期结汇的成本也不高,远洋运输企业运用远期结汇等手段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锁定人民币升值汇率风险;或者利用美元与人民币之间利差,运用银行提供的外币结构性理财产品,提高外币资产的收益率,可以抵消部分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但自2006年9月份开始,人民币加速升值,且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利差逐步缩小甚至倒挂,企业利用外币结构性理财手段已经无法规避风险了;运用远期结汇金融工具锁定汇率风险的成本也大幅提高了;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低成本规避风险,就可以选择利用美元借款对外支付,将收到的运费及时结汇,用未来的运费收入偿还以后借款,来达到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的目的。

总之,在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远洋运输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并随着国际货币汇率波动日益剧烈,汇率风险越来越大。企业在多变的环境中,应当相应地变化管理金融风险的策略,采取积极的措施,防范汇率风险。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