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前,海图的红圈上,标注出郑和澎湃激情的闯荡。数百年后,巨轮远航,“现代郑和”董浩云,开创了世界航运史多项第一。

不同的历史坐标,同样的爱国之心,诉说着两代航运人的海上传奇。沉睡在深海的船锚与不屈的灵魂,唯有穿越时空的沉寂,才能寻到一丝光影。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一览航运发展史的光荣与梦想。

董浩云是谁?

董浩云(1912-1982),男,浙江舟山人,中国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创办人,中国现代航运先驱、"世界七大船王"之一,靠着"勇于竞争,大胆创业"的精神,几经努力,他开创了中国、亚洲和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

嗜英号

 

瓶中船

文博名片

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所在地:上海交通大学

特色:中国古代造船与航运史

馆内陈设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创办,设立于上海交通大学新中院,于2003年1月18日开馆。作为国内高校中唯一的航运专业博物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致力于传播中国古代造船与航运历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现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博物馆外观为一幢中西合壁、质朴典雅的二层小楼,始建于宣统二年(1910年),最早为男生宿舍。其外围有贯通四周的走廊,中间设有模仿中国传统民居的天井,高挑轩敞,自然随意地形成了开阔的空间。为了把这里改建成一座航运博物馆而不破坏建筑原有的沧桑韵味,香港建筑师陈丙骅投入大量心血。

改建后,博物馆面积达600平方米,藏有文物资料1100多件,并设有“中国古代航运史馆”和“董浩云生平陈列馆”两个展馆。当参观者由朱红色木门进入博物馆,内庭的青石砖上设有缆绳和石桩,仿造甲板的设计。设计师特意在天井上空加装了玻璃屋顶,把一缕缕阳光引入中庭,给人带来恬静温暖的感觉。

进入一楼“中国古代航运史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中国古代海上交通图,记载了从春秋战国、两汉至南北朝,唐、宋、元、明的海上交通。此外,展馆还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实物模型及航海贸易物品,概括反映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舟船及航运历史,展现中华民族在舟船航运领域的伟大发明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光辉历程。

二楼“董浩云生平陈列馆”,则以生动的图片、实物和场景再现,浓缩了“船王”董浩云传奇的一生,展现了他在航运领域的理想与成就,以及对教育事业、国际事务的热衷和奉献。

这里的文物

有哪些传奇故事

它们会带来怎样的回忆?

01

 

宁波“船王”自沉最后两船抵御日军

在博物馆一侧,整齐存放着抗战胜利后对日索赔“顺丰轮”“新太平轮”的历史资料。这些泛黄的史料无声地诉说着一代航运人陈顺通的爱国故事。

1930年9月,陈顺通投资30万银元创建了上海中威轮船公司(简称中威轮船)。由于经营出色,中威轮船几乎每隔1年半就购置1艘新轮船,到1936年已经拥有了“顺丰轮”“新太平轮”“太平轮”“源长轮”4艘海轮,主要行驶于长江和远洋航线。不久,中威轮船汇聚了众多法律界、航运界的顶尖人才,成为国内四大轮船公司之一,祖籍宁波的陈顺通被称为宁波“船王”。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封锁了全国的重要江海口,并征用吨位较大的船舶,沉于重要船道,防止日军进攻。此时,战前租借给日本大同海运株式会社(现并入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的“顺丰轮”“新太平轮”,却被日方以各种理由强行扣留,陈顺通实际掌控的轮船只剩“源长轮”“太平轮”两艘。即便如此,他还是将所剩的最后两轮用于抗战征用。

至此,陈顺通拥有的4艘轮船,以各自的命运,走向它们的终点。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他平静地对妻子说:“国家危难之时,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所作所为首先要对得起祖国,其次要无愧于先辈,最后要让我的子孙后代能抬起头来做人。用于抗战的‘源长轮’‘太平轮’并不可惜,但是租借给日商的‘顺丰轮’‘新太平轮’一定要追讨回来,并让日方支付所有租金。”

1949年11月14日,陈顺通在上海病逝,但是负责两轮对日索赔的顾维钧大使仍锲而不舍地推进,直至1952年才不了了之。个人命运和事业是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国强则民安,国强则民不遭外人欺。2014年4月,上海海事法院在浙江舟山嵊泗马迹山港扣押了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的“宝韵轮”,最终迫使商船三井株式会社向陈顺通家族支付船舶租金、运营损失等赔偿款。

02

世界最大油轮“海上巨人”

博物馆二楼,一件董浩云家族提供的“海上巨人”号船模同样承载了一段不凡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末起,西方船东发现,船只越大,相对营运成本就越低。于是,许多船东竞相订购大型乃至超大型油轮。

1974年,一希腊船东紧跟潮流,向日本追浜造船所订购了一艘巨大型油轮“追浜”号,长376.7米、宽68.86米,41.8万载重吨。由于试航中发现油轮倒车时存在巨大的振动问题,希腊船东拒绝接船。

董浩云一直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发展,认为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原油需求必定大幅增长。由于大吨位油轮可以明显降低运输成本,从1967年起,董浩云先后向日本佐世保等多家船厂连续订造载重22万吨级以上的超大型油轮18艘。仅凭这18艘超大型油轮,他的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

董浩云接手“追浜”号后,立即更改船名为“海上巨人”号。他希望“海上巨人”是世界第一大油轮,便把已近42万载重吨的“海上巨人”号拦腰割成两段,然后将一段专门制造的81.45米长的船体作为中段,插入被分割的两段船体中间焊接起来,从而增加14.6万载重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油轮。

03

“哥德堡”号的和平之旅

博物馆收藏的一座“哥德堡”号船模,为瑞典驻沪总领事馆捐赠文物。其原型是18世纪40年代的瑞典东印度公司远洋商船“哥德堡Ⅰ”号,曾三度来华贸易,堪称中瑞两国间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使者。

 

1745年,“哥德堡Ⅰ”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载有约700吨的茶叶、瓷器、丝绸和藤器。8个月后,“哥德堡Ⅰ”号航行到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这时离开哥德堡30个月的船员们几乎可以用肉眼看到故乡的陆地,然而顷刻间,船头触礁随即沉没,正在岸上等待“哥德堡Ⅰ”号凯旋的人们只好眼巴巴看着船沉入海底。

人们随即从沉船上捞起了30吨茶叶、80匹丝绸和大量瓷器,在市场上拍卖后竟然足够支付“哥德堡Ⅰ”号中国之旅的全部成本,并且还获利14%。此后,瑞典东印度公司再次建造了“哥德堡Ⅱ”号商船,最后沉没在南非。

时光流逝,见证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哥德堡Ⅰ”号长眠海底,默默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刻。1984年,瑞典一次民间考古活动发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Ⅰ”号残骸。发掘工作持续了近10年,打捞上来400多件完整瓷器和9吨重的瓷器碎片,这些瓷器大部分具有中国传统的图案花纹,少量绘有欧洲特色图案,显然是当年“哥德堡Ⅰ”号为特定客户专门订购的“订烧瓷”。更让人吃惊的是,打捞上来的部分茶叶色味尚存,至今仍可放心饮用。有哥德堡人将一小包茶叶送回了它的故乡广州,供广州博物馆公开展出。

“哥德堡Ⅰ”号的出海使得“哥德堡号”基金会和新东印度公司相继成立,并以“哥德堡Ⅰ”号为原型,建造了“哥德堡Ⅲ”号仿古商船。2006年8月,“哥德堡Ⅲ”号沿着古代航线,完成了驶向中国的和平之旅。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