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塞斯潘航运(Seaspan)首席执行官王友贵(Gerry Wang)开腔称,长久以来,船厂一直忽视对既可降低排放又可扩大船舶载重的新设计的开发,令船东深感失望。

  他指责那些一流船厂在新船建造中过多使用了钢铁,这既加重了船舶本身的重量又增加了船商的经营成本。他呼吁其他船东一起来反思,怎样才能降低船价和经营成本。

  塞斯潘是世界上拥有集装箱船手持订单最多的船东之一。王友贵表示塞斯潘将带来要求船厂改进设计,第一步便是要学习航空业的经验,将规格标准化。这将大大方便船公司的结盟和共享船舶。

  他还透露自己已与A.P. 穆勒- 马士基集团总裁安德森(Nils Andersen)就改进船舶设计进行过了沟通,并将继续与其他船公司老总联系。

  他认为这样的倡议却来自船东证明在造船业内缺少有领导力的船厂。

  塞斯潘是首家对外确定订购8,000 teu以上集装箱船的船东,当时建造8,000 teu以上集装箱船需要突破很多的技术障碍。王友贵希望将来集装箱船可以使用更多的铝或者其他轻质材料,比如木材,使用更少的钢铁。

  他表示在能够造出更轻的集装箱船前,不会有船东考虑订购16,000 teu或者更大的船。

  他对媒体表示现在正是重新考虑船舶设计的好时候。当市场景气的时候,船厂与船东双方都没有动力去考虑改进船舶设计。“而现在市场不好,正可利用这段时间。”

  少使用钢铁有助于降低造船成本,而现在船价也到了不得不降的时候,原因就摆在那里——如果船价还那么高,即便只是维持现时的水平,也没有地方能够搞到钱来造船。“船价太高了,我们必需想办法让它降下来。”他说。

  虽然王友贵认为集运市场的不景气程度还不足以让那些“胆子大”的银行——正是他们对之前的造船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真的离场,但他还是敦促船厂在船舶设计中融入些革命性的变革,让船东可以负担地起新船。

  据AMA Capital Partners融资公司董事沙夫(Peter Shaerf)估计,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的价值在7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一半融资尚未到位。他认为这些钱很可能要靠德国的KG基金或传统的船舶融资银行来出,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私募基金则因投资回报不高对投资集装箱船没有太多兴趣。未来,最佳的融资模式也许将是租赁,将出现更多的出售-回租交易。

  马士基亦赞成改进船舶设计。据悉,他们正在酝酿多个新设计概念,不仅可应用于将来的船舶,亦可以应用到现有的船舶身上。

  马士基首席运营官恩格斯托福特(Morten Engelstoft)表示公司正着眼于对新船壳和螺旋桨的设计。此外,马士基还正在测试使用生物柴油做燃料。(上海航运交易所 刘圣琦)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