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波动加剧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由8.27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2.1%。央行同时还宣布废除原先盯住单一美元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改之路从此开启。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次突破8.0关口,2007年1月15日,人民币对港币中间价首次突破1∶1 。

2007年5月21日,央行规定自此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区间由0.3%扩大至0.5%。

2010年6月19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2012年4月16日,央行决定自此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同时,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

虽然汇改的方向是人民币双向波动,但该方向并没有及时达成,大部分时间相当于“汇改即升值”,汇改七年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近30%。而下跌只是其中的“插曲”:2011年12月7日,人民币盘中连续第6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当时为0.5%的交易区间下限),为三年来首见。

不过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频率开始变大。

7月20日,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走出了有史以来的首次1%跌停。年初至7月20日,人民币中间价累计贬值达到0.18%。单看数字,这个贬值的幅度并不大,但重要的是这是人民币七年来首次半年期内出现贬值。

但到10月25日,人民币汇率又掉头向上,国内即期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收报6.2417元,刷新了汇改以来的最高收盘点位,同时亦创出交易波动范围扩大至1%以来的首个涨停。

11月15日人民币汇率又开始有所回落,但结汇压力仍然推动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上涨。11月20—21日连续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均触及涨停价位,这是10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即期市场上的第15次“涨停”,是汇改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但是实际上,近期的数据证实人民币单边升值基础并不稳定。10月份,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由9月的1307亿元增量降至216亿元增量,显示市场预期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此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再次阶段性下降。市场人士预计,即期汇率持续触及涨停的现象未来将逐渐平复。

如今的汇率波动幅度在有些经济学家看来显然还不能显示人民币的真正市场价值,他们主张让人民币实现自由浮动。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在多个公开场合建议:应让人民币实现自由浮动,作为限制巨额外汇储备、抗击通胀,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种方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则建议:如果人民币波动幅度在5%~10%,政府不需要进行干预。

年初出台的国家“十二五”金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以预见,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可能会继续扩大。

航企深受其“害”

如此看来,现在以及将来的汇率波动已成定局,手里攥着大量外币资产的航运企业自然难逃影响。以中国最大的航运上市企业——中国远洋为例,10月31日,中国远洋发布三季度报告,其中提到“本期(1—9月),受美元兑人民币等汇率变化影响,期内发生汇兑损失1.33亿元。”

事实上,这不是中国远洋最大的一次汇兑损失,有据可查的历史显示,自2006年以来,中国远洋就一直深受汇兑波动影响(见下页表)。从下表数据可见,汇兑损益对中国远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净利润)的影响颇为巨大,影响最大的为2007年半年报显示的46.88%,也就说2007年半年度,中国远洋在汇兑上的收益几乎贡献了该公司一半的净利润。当然,这样美好的时代并没有持续多久,2011年年报就显示中国远洋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汇兑损失,损失达到7.61亿元。另外,以上数据还显示,汇兑损益的波动率非常大,波动幅度最大的为2010年半年报, 与2008年年报相比,其波动幅度达到4395.5%。

影响难以预期

汇兑损益不仅波动幅度大,对净利润影响大,其影响还难以预期,也就说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究竟会导致汇兑收益还是损失是很难事先预估的。因为汇兑损益涉及众多因素——比如某家企业的外币存量、应收账款的收款周期、应付账款的付款周期等等。

举例来说,中国远洋今年半年报显示其美元资金余额为16亿美元,而至三季度末,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从6月28日的6.3249下跌为6.3410,也就是说若中国远洋美元资金存量不变,其这部分的汇兑收益为16×(6.3410-6.3249)=0.26亿元(当然其美元存量始终都会变动);另外,如果它有很多以美元计价的应收账款的话,则要承受美元贬值的损失,综合因素导致中国远洋前三季度的汇兑损失约为1.33亿元。同理,如果中国远洋记账期的美元应付账款较多,则能享受到美元贬值的收益。

反之亦然。

从中国远洋的财务报告里可以看到,在2012年的一季报中显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变小减少了本集团汇兑收益。”2011年一季报显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同比增大,及欧元等货币兑人民币汇率变化,本集团汇兑收益同比增加,使财务费用相应减少。”2011年三季报:“由于美元等货币对人民币持续贬值,本集团实现汇兑收益相应增加为主要原因。”2009年三季报:“由于人民币升值放缓,本集团汇兑损失减少,为财务费用整体下降主要原因。”以上这些财务报告显示的是:由于美元贬值,中国远洋得到了汇兑收益。

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出现,2010年三季报:“期内,欧元、美元等货币兑人民币汇率有不同幅度贬值,本集团产生一定汇兑损失(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为主要原因。”

可见,汇率向什么方向波动并不是一家企业产生汇兑损失或收益的唯一原因,其还受到经营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规避汇兑风险

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及巨大性,企业受其影响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显示了市场存在巨大的规避汇兑风险的需求。

2011年4月1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交易首日,交易系统运行顺畅,银行报价和询价积极,报价涵盖全部13个标准期限。全天共达成人民币对美元期权交易10笔,期限覆盖1—6个月,名义本金合计4900万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交易日16时15分发布市场平均水平隐含波动率曲线,该曲线是根据当日市场上实际波动率报价汇总而来。

人民币对外汇期权是一种衍生产品合约,合约买方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可以选择是否行使合约约定的人民币对外汇交易权利;根据期权种类的不同,在约定数量和价格的前提下,这种权利或是卖出人民币、买入外汇的权利,或是卖出外汇、买入人民币的权利。是继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等三类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之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进一步丰富外汇交易品种,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更多汇率避险保值工具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