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如此严格的审批制条件下,还出现如此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其根源是地方政府之间的无序竞争。”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近日接连表态,将向光伏、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开刀,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认真执行相关规范,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政策手段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在出台相关产能过剩行业的规范政策及标准时,应该符合我国现行的法律依据。范剑平还表示,为防止今后出现新的产能过剩行业,应努力转变政府职能,防止出现地方政府为经济利益而产生无序竞争。

政策转向:将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

对于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表示,出台的扶持政策将涵盖补贴、科技创新、分区电价等方面,准入门槛有望成为最先出台的政策之一。准入门槛不同于行政许可,会从技术指标、产量指标、环保指标等方面来规范企业行为,如果不能达到相关标准,企业会在银行贷款、土地审批等方面受到限制。

为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已公布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不符合规范的企业运用差别电价、严控信贷、监管部门查处、考核问责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逐步压缩其生存空间,最终迫其退出市场。

从工信部对光伏和钢铁产业的相关政策制定上可以看到,政府目前对于过剩产能行业的调控政策,已经从过去的运用“行政命令”对行业实行“一刀切”的行政审批转向了使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市场,对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通过信贷、补贴等市场化手段扶优汰劣,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解读:解决产能过剩相关政策应保证其合法性

范剑平表示,为解决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应该综合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如果只依靠市场的手段,靠市场的力量来淘汰一些过剩产能行业的落后企业,而没有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企业因违反法律而获得更低的成本,造成这些非法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强,从而产生一种逆淘汰,将守法企业淘汰出市场。比如非法排污企业会比严格执行污水和空气排放标准的企业有更低的成本。

“我国政府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正,保证市场的秩序。政府通过公正和严格的执法,保证所有的企业都守法,守法企业中哪些被淘汰就应该交给市场去决定。”范剑平说,政府希望通过环保、技术以及节能等方面相关标准的制定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产业升级。但是对于这些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出台,政府要依法办事。比如环保标准,就应遵照《环保法》等相应法律法规制定标准,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进行限制。政府在执法过程中,判断企业行为是否合乎规范,也应有法理依据。

他认为,如果政府针对企业的这些规则和标准都是在我国的法律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集中强调,这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政府在相关法律和标准之外,为了尽快解决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而专门另行出台了一些新的标准,这些规则和标准应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因为这些政策一旦出台,就会关系到很多企业的生死,政府应尽量避免为解决产能过剩而另行起草一个新的标准。政府只是执法部门,全国人大才是立法部门,政府要做的只是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和相关标准,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明确其法律依据。

“我国在如此严格的审批制条件下,还出现了如此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其根源就是地方政府之间的无序竞争。”范剑平说,如果地方政府不转变其职能,仍然积极介入企业的投资活动,即使现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了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会将扶持政策转向新的行业,就会很快出现新的产能过剩行业。

“政府要明确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该做。”范剑平表示,现在不仅要对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出台相关政策,而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政府的职能,终结地方政府为经济利益出现的无序竞争。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