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世界经济最为关键的变化大概就是石油价格的狂跌,一路跌破五十美元一桶,带动了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对世界经济而言,其效果不亚于又来了一次美元的量化宽松。油价下跌本来是大趋势,但是为什么跌得这么狠,这么惨,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特别是主要产油国自己的算盘又是怎么打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而言,油价下跌意味着什么,同时又需要我们做怎么样的准备?南都就此问题专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教授。

油价下跌趋势还在,对中国长期是利好

南方都市报(下面简称南都):石油价格去年以来一路走跌,你觉得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吗?

庞昌伟:从基本面看,石油产能现在还在惯性增长,今年1月份欧佩克配额之外增产90万吨。而且打压石油价格的因素除了欧佩克之外,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美元指数的抬升,现在已经奔向95,破100指日可待。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美元指数上升15个点,随之而来的就是石油期货市场油价连续走低。俄罗斯感到不妙是10月份以后石油外汇收入下降。俄罗斯分析家以为到了80美元一桶就会见底回升。自2013年3月克里米亚危机之后导致的地缘政治变化,美欧联手制裁俄罗斯,油价下跌,美元指数大幅度反弹,又引起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整个局面都变化了。

南都:这对中国而言,是否利好?

庞昌伟:总体来看对中国是利好的。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转型期,这个过程之中,石油和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调能够降低转型成本。经济转型肯定要提高产业效率,推动内需拉动消费。这样一个经济调整过程,首先要逐渐减少出口依赖,如果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的话,我们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就会加大。但就石油公司来说可能比较麻烦,2008年油价攀升至147美元之后,油价经过短期深度下调之后反弹,而中国油气企业并购的海外的油气可采资源储量都在90-100美元/桶,现在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海外油气产能达到1.6亿吨油气当量了。油价下跌,对三大石油公司业绩提升压力就很大。另外就是低油价刺激石油消费,国家将加大调控力度,把油价消费税这块用在新能源和非常规油气开发补贴上面,鼓励发展电动汽车,如此能够保持能源消费品种的多样化。

南都:很多国家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新兴国家之中,俄罗斯的处境最为艰难,俄罗斯目前的处境是否有战略选择失当的问题?

庞昌伟:俄罗斯发展战略选择不是最优化的,经济长期依赖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导向。其实是普京在油价高企的时候,选择错误。2008-2012年,梅普组合,普京当总理那一段,正赶上世界经济危机。当时应该是俄罗斯调整经济结构的良机,油价突然从150下调到40美元,之后回到90-110美元以上的时候,俄罗斯外汇储备非常充足,应该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经济类型多元化的良机。普京前两个总统任期也没有大力推动转型也是失误。当时外交和内政都很平稳,油价从20-40美元上升到60-80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而一旦错过最好的机会,就难以弥补。现在综合判断美元指数肯定要到100以上,很有可能到到120。这个过程伴随着的美国经济强势走强,这样一个周期至少5年,这5年强势美元过程中,大宗产品的价格腰斩,所有'资源为王'的国家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而美国和欧盟轮流使用货币宽松政策,迫使资源国把过去10年弱势美元时期获得的外汇收入花费掉。这势必引起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转变,像俄罗斯、委内瑞拉等经济类型单一的国家,很难避免经济危机。

南都:那么对俄罗斯而言,目前比较合乎逻辑的战略调整有哪些?

庞昌伟:俄罗斯的国家战略,特别东向战略推进极为缓慢。本来2008年以后应该大力推进,但是犹豫不决。应说在西方制裁背景下俄罗斯又开始加大力度推进东部开发战略。俄罗斯2012年A PE C峰会吹响了进入亚太的号角,主要是增进与中日韩合作,但日本去年也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因而难以拓展与俄罗斯的合作机会。而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历史上俄罗斯帝国扩张中和周边国家有非常多的历史旧怨,一旦现实政治勾起这些陈年旧怨,问题就复杂化了。客观讲,俄罗斯目前需要重新定位自己。俄罗斯是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国家又是建立在东西方冲突之上的,本身就是宗教和皇权的结合。对俄罗斯而言不仅要开拓东方地区,而且要认真考虑东方文明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否则俄罗斯民族国家面临巨大地缘政治风险。俄罗斯必须放下身段,承认自己的现实境况,切实开展和东亚国家的合作。普京为了加强和中国的合作,提出了建立超前经济开发区,目前已经推出27个,主要是吸引中国和韩国企业。客观而言,中俄两国应该就一些领域,特别军工、航天、民用、电子等领域开展深入的创新合作。俄罗斯人口少,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小,中国高水平科技人才丰富,资源需求量大。中俄研发的产品可以瞄准发展中国家市场。目前发达国家市场是饱和的,但第三世界国家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多。中俄应该用良好的经济互补性多一些实质性合作。要是俄罗斯还下不了决心,总是考虑亚欧大陆东西方两侧对它的战略威胁,很有可能又错过了战略调整和平衡的机会。对中国而言,俄罗斯对东部开发也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转型,俄罗斯可以利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北亚有所收获。

石油价格波动,体现了地缘政治变化

南都:另外一点就是沙特的表现颇为让人奇怪,阿拉伯之春后,沙特为了政治稳定,财政上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平抑社会不满,但是为什么沙特依然选择维持产能?

庞昌伟:沙特这次的态度是有其综合考虑的。沙特在油价下调过程中,一直是引导欧佩克不减产保价,维持配额。整个欧佩克国家中,沙特是保持油价稳定政策的核心。这次沙特主动压低价格有几个考虑。沙特作为逊尼派教权国家,其与什叶派长期斗争,导致其不得不依靠美国的支持。美国伊拉克战争之后什叶派崛起,实际上什叶派新月地带历史性的全面掌控了两河流域地区的政治。沙特需要联合美国,对支持叙利亚和伊朗背后的俄罗斯势力进行打压。沙特和美国的联合不光是地缘政治的考虑,还有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矛盾,以及阿拉伯与以色列的矛盾,都依赖美国力量的调停。现在整个中东地区,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展开权力博弈,这其实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斗争。对沙特而言,他们可以利用油价下跌战略,继续保持世界市场的对其常规石油能源的依赖性,实现欧佩克的整体意志。另一方面,沙特也是想借机阻止美国页油革命的成果向世界扩散的趋势。当然也有人说石墨烯电池供电车储能技术将实现突破,目前沙特选择加大产能,是希望延缓石油时代的终结。打压油价对沙特而言是划算的,相对而言,阿拉伯之春总体上对沙特王族封建帝制的威胁比较小。所以油价下跌过程中沙特和拉美产油国,以及美国算是找到了一个共识,双方各得其所。

南都:事实上油价下跌,美国也承受极大的压力,最近美国中西部罢工特别厉害,工人对于持续油价下跌造成的收入下滑非常不满,这是否会是一个不可预测因素?

庞昌伟:油价上周五和本周一的反弹主要是美国炼油业工人罢工造成的,这个罢工反映了美国炼油业的多难选择。原油价格下跌,炼油业工人要涨工资,挤压资本家的利润。这意味着美国可能提高石油石化产品的出口,意味着调整一些政策来提高工人待遇。炼油企业罢工实际上还是一种地缘政治因素,特别是美国的工人罢工更可以直接视为地缘政治的压力。但是沙特新国王表态不减产,不减产和美国罢工这其实形成了一种对冲机制。沙特在整个欧佩克之中起基石作用,所以美国罢工解决后,油价还是继续下滑,目前反弹是一个短期回调。另外美国是自由市场社会,石油在45美元波动,对页岩油前景造成冲击,投入和产能都会下降,页岩气公司破产企业债务增加,但是美国有自由进出的市场法规,解决的办法也很自然。美国失业率最近几年保持很低的3%左右,所以一时也不会有特别大压力,当然美国会调整新的政策,美国国内还有运转良好的失业保障制度。总体不会影响美国长期的经济转型调整,美国还是会继续奉行强势美元战略,打压油价,坚持对俄罗斯的制裁。

南都:那么油价到底是完全经济逻辑决定的,还是地缘政治决定的?

庞昌伟:这是个好问题,首先我们看经济层面的影响,很多人说石油市场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但是要想供需完全平衡,恐怕就得施行供应票证制了。这轮整个油价下跌,既是乌克兰危机后,随之而来的克里米亚危机点燃的引爆点,根本是一种地缘政治的结果,而不是什么经济上供需变化导致的。美国运用国际冲突之后的暂时恐慌,发挥自己经济危机之后转型比较快的优势,迅速改善自己的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推动页岩油气革命,快速提升美元指数,维护美元霸权,打压俄罗斯经济。加上克里米亚危机造成了欧洲的分裂,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经济关系断裂,欧俄之间有将近3000亿欧元的贸易额,也造成了欧盟自己的损失。欧洲本来经济复苏就缓慢,联合美国制裁俄罗斯,对欧洲而言,损失非常大。所以总的看来,地缘政治因素永远高于经济因素。从冷战以来60多年历史看,美国用金融杠杆撬动地缘政治的事件很多,特别是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元脱离黄金而与黑金也就是石油挂钩,美元指数是和黑金走势挂钩的。油价下跌美元指数就高,这已经是一个普遍规律。所以我认为地缘政治因素永远高于经济因素的,这次油价如此大幅度下跌,是地缘政治利益引导的结果,不能说是阴谋,而是一种阳谋,你无力抗拒的阳谋。即或是中俄联手,第三世界国家联手都无法抗拒的力量。对中国而言只能推进独立的外交政策,促进经济转型,加强装备制造业和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和质量,做大做强内外市场,才有前途。

发展中国家应该建立区域内部合作规则

南都: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而言,这次油价下跌有怎么样的教训?

庞昌伟:金砖五国之中,中印是两个人口大国,两个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大国,一个在制造业,一个在IT服务业,如果把中印放在一起看,整个世界的制造业和IT服务业总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很多行业还是高端领先,其他三个国家南非、巴西、俄罗斯则比较类似,都是资源大国。巴西应该说经济上比较脆弱,是农产品大国和资源出口国,其实和俄罗斯比较类似,石油、粮食作物和油料产品的出口对其非常重要。中国如何能够设计一个框架,和印度一起,对这些资源国展开总体的战略协作,1999年中俄印之间是有过这样的尝试的,俄罗斯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贸易对象国,来解决摆脱依赖欧盟的单一格局。从金砖五国来看,俄罗斯、巴西、南非各有特色,中国应该推动金砖五国建立某非排他性的内部机制安排,有的行业应该面向国际市场形成一些卡特尔机制,而有的行业应该在金砖国家集体内部形成比较固定的供求-贸易关系。

因为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好处非常明显,他们制定的规则,可以通吃。而金砖国家则是资源国和销售国,处境就很尴尬。金砖国家要是想改变全球的游戏规则不太可能,但是要想建立一个内部的合作框架则是比较容易的。能源和大宗商品贸易,包括投资,把分割的市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化的跨全球区域化的联盟应对市场波动。

南都:这一轮石油价格变化,石油时代是否终结了?

庞昌伟:石油使用价值还会延续10 0年,石油的商品价值一定程度上会被新能源取代,但是石油本身的作用仍然不可取代。石油的使用非常广泛的,它能够替代一些绿色植物消费,如化工建材可以替换木材,这样有助于生态环保的;而且航空航天、电子科技很多产品都需要用到化工产品,作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石油的意义非常重大,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南都:我们看到期货市场上,石油仍然起着关键作用,是否说石油在期货市场上的杠杆作用反而增强了?

庞昌伟:石油仍然在期货市场上起决定性作用。首先石油期货市场是很成熟的,油价上涨的时候,西方的游资、对冲基金就炒作油价,这里有很多内部操作技术。对华尔街而言,油价的多杠杆作用非常关键。今年6月份是一个节点,这也是确定下一轮油价变化的时间点。未来的石油市场的变化,还要看期货市场的变化。美国期货市场的投资商对地缘政治变化的嗅觉就很灵敏,他们就看到了乌克兰和中东的政治冲突的后果,所以他们对油价期货的走势引导和判断准确甚至是决定性地下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