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为广州建国际航运中心把脉献计

  推进广州 工作全面 上水平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要放眼全球,立足珠三角,要有更加宽阔的国际视野。

  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不能局限于广州港的格局,要上升到整个华南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

  2014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首次跨越5亿吨大关,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国内第四、第五位,全球第五、第八位。在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和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的背景之下,广州正着手开展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研究。

  3月13日至14日,广州港务局组织召开“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专家咨询会,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信息中心、广州市社科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交四航院、广州航海学院等单位有关港口航运界的专家学者,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把脉献计。

  专家学者对广州港口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临港产业、区域布局、企业培育、现代物流、现代航运服务、航运金融保险、港航信息化发展、生态环境文明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广州港务局局长常敏表示,下一步,将对照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真虹:

  广州航运服务集聚区要早点定位

  真虹认为,航运中心分生产型、服务型和知识型三个层次。他认为,建设航运中心的关键,不只是吞吐量,而必须是更多的航运要素在这个地方集聚。

  真虹说,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可行性,因为珠三角是我国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其需求、物流的集聚为广州建设航运中心打下很好的基础。广州建设航运中心的特色在于,可以通过珠江和铁路,将经济腹地延伸得很深。

  “广州位于我国南部,是最合适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口岸,它有天然的优势。”真虹表示,广州建航运中心还有一大优势是临港产业,南沙发展的空间很大。

  广州怎么发展航运中心?真虹建议,首先要大力培育航运要素市场,吸引航运业过来,要建运价交易、船员劳务市场、融资市场等各种跟航运相关的市场,重点发展航运金融,大力发展航运临港产业和创新产业。航运电商、智慧航运是未来建设航运中心的一个重要机会,可借此实现弯道超越。另外,广州也要研究如何依托自贸区来促进航运制度的创新,加大航运的业态开放程度。

  真虹还建议,广州建设航运中心,传统的货物服务集聚可以往港口、码头去靠,但像航运金融、银行、租赁、咨询、保险等高端的航运集聚可以考虑放在市区,航运服务集聚区要早点定位。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晓华:

  要有国际视野 珠三角需统一布局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晓华表示:目前广东省的港口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地步,广州主动提出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无疑对带动整个广东省港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他提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要放眼全球,立足珠三角,要有更加宽阔的国际视野。目前全球航运市场中转已经多元化,船舶的大型化、集运的联盟化、港口的智慧化,是一个发展的新趋势,同时散货运输市场低迷常态化,港口经营微利常态化,这也是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广东的港口需要有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应对全球的竞争。

  刘晓华认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需要全省和国家大力支持和推动,珠三角港口统一布局、组合港的问题,集疏运系统和物流通道建设问题、物流资源共享问题,港口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享的问题,内陆无水港的建设问题,以及相关政策的突破和口岸通关的便利化,这个必须争取全省的支持和国家战略的支持,才可以实施。

  新加坡、广州学者:

  借助全球智力 抓住自贸区机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叶韪任博士说,今后航运中心的发展要面对腹地区域化、竞争强化、供应链的严格需求等各种挑战。不少港口的基础设施发展受到约束,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来进行码头发展,珠三角的港口集群也必须将设施重新配置。

  “未来广州航运中心建设的硬件方面可能会超越新加坡,但是在航运人才培训、政策制定速度等方面,新加坡更有优势。”他建议,未来可利用信息网络,借助全世界的智力帮助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出谋划策。接下来,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应锁定产业发展目标,在船舶修造、海事教育与培训、海运物流及相关服务、船舶管理、资讯通信、游轮业等方面有所作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认为,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应该围绕着如何借助南沙自贸片区的运作来抓住机遇。广州的优势在于背靠珠三角、华南地区,有庞大的制造业体系,生产出来的货要运出去,这是支持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重要依据。

  此外,还要关注跟香港如何对接的问题。香港已经是国际航运中心,如果南沙能够做到把香港适用的航运相关法律借鉴来用,就是一个突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