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能、产量背向而行 真正该警惕的是什么

若不出意外,5月国内粗钢日均产量或将再一次刷新历史记录。

中国粗钢在3-4月日均产量接连爬升,4月为231.4万吨,一举打破2014年6月创下的峰值记录。当前国内高炉开工率还在不断上升,再破产量记录指日可待。

不少人在困惑,“去产能”明明开展得轰轰烈烈,为何产量却屡创新高?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内从未停止淘汰落后产能,且产能规模已有一定幅度的压减,实际产量却不降反升。

以河北省为例。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2015年河北省分别淘汰炼铁、炼钢产能831.5万吨和131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8.9%和76.6%。由此可见,去年河北省消化了全国钢铁压减产能的一半以上,力度不可谓不大。

对此相对应的却是,2015年河北省粗钢、钢材、生铁产量分别为1.88亿吨、2.52亿吨和1.74亿吨,分别同比增长1.3%、5.5%、2.6%,且分别高于全国增速3.6、4.9和6.1个百分点。河北省钢铁体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河钢集团更是以4775万吨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3%的“逆市”表现,成为全国粗钢产量前十大企业中,唯一增长的企业。

产能压减与产量上升看似矛盾,实则不尽然。

产能和产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产能是指生产能力,产量则是实际产出。例如某家钢企拥有五座高炉、三座电炉,合计每年可炼钢1000万吨,此为总产能。但由于市场形势较差,原料成本高而产品售价低,企业决定缩减生产计划,暂时关闭某座高炉或电炉,实际投入生产的产能仅有7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0%。考虑到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和生产效率等多种因素,去年最终炼钢600万吨,此即为当年产量。

当前国内产能利用率低于70%,即有一批产能处于闲置状态,且随时可以恢复生产。尽管企业在政策引导下,正在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可供复产的产能空间却依然非常可观。因此,在“去产能”的同时,企业随行就市增加产量的现象并不足以为奇。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去产能”工作对改善市场供过于求局面毫无意义。应当意识到,当产能压减到一定程度,企业复产的空间也就必然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看,尽管带给市场直接影响的是产量,但其实更深一层的影响因素,依然在于产能。

产能即为潜在产量。如果产能未达到有效控制,产量自然将根据市场情况上下、甚至剧烈波动。

近期的钢市表现生动说明了这一点。去年12月以来,在寒冬煎熬已久的钢市突然意外迎来一波长达四个月的“小阳春”行情,为历年所罕见。吨钢价格持续上涨近千元,甚至一度重返久违的3000元时代。受此行情刺激,重新站上盈利线上方的钢厂,在“抓住难得机遇赚一把”的心态驱使下,掀起大面积复产潮,此前关停的部分产能纷纷开始运转,带来国内钢产量屡创新高。

当然,企业增产的逻辑并不仅在于钢价上涨,同时也受到需求好转预期提升,以及库存过低以致补库存需求强烈等因素影响。综合来看,行情好转带给了企业增产动力。倘若企业将产能压减到一定程度,就算行情走势再好,企业的复产规模也依然在可控范围内。

在当前国内钢铁市场呈现“产能-产量”背向而行的局势下,应当明确:产能必须继续压减,而产量亦当谨慎控制。

化解产能过剩的口号已提出多年,效果不甚显著。究其原因,该项工作面临着中央与地方政府决心不一、企业不情愿、职工安置难等多重考验。而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不公平、不透明、不规范的现象也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给“去产能”进程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一个常被提起的问题是,“究竟该去掉谁的产能?”没有哪家企业甘愿承认自身为落后产能。尽管国家已从安全、环保、质量、能耗等多维度出台了相关淘汰标准,但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被指在不同企业、尤其是国企与民企之间厚此薄彼,执行双重标准。这必然导致企业不满,“去产能”阻力加大。因此,积极营造一个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是政府要考虑的首要目标。

其次需要警惕的是非法生产抬头,艰难压缩的合法产能空间被“地条钢”趁机填补。

所谓地条钢,是指民营小钢企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此为原料轧制的钢材,其外观与普通钢没有显著区别,但质量缺乏保障。

目前中国至少存在约8000万吨地条钢的生产能力,由于其隐蔽性较强且利益链复杂,“地条钢”的准确产量至今尚是未知数。售价低廉的地条钢不仅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而且加剧了产能过剩。倘若不对此类非法生产行为加以监管遏制,就算“去产能”工作顺利开展,减去的产能空间也必然被非法钢材伺机占据。这不仅将导致市场供应量居高不下,而且将令市场愈加病态。

还有企业感到疑惑,“生产的钢材全都卖断货了,为什么还要淘汰产能,为什么还要控制产量?”其并未意识到,当时所谓“卖断货”的售价是多少,盈利有多少。吨钢1000元肯定能卖断货,但在这样的价位,企业能赚钱吗?

市场供应量若不得到有效控制,钢价势必只能在低位匍匐。

近期下游需求的确有所好转,但很显然,下游需求已在失控的市场情绪下被夸大。随着高温酷暑和南方持续性降雨季节来临,实际钢材需求已大幅转弱。由于大面积复产,市场供应量持续上升,供过于求的局面有所恶化。失去上涨支撑的钢价重回下行通道,5月大跌超过20%,价格已回到“解放”前。

实际上,类似的情形已多次上演。2013年国内钢铁需求出现了7.65亿吨的峰值,随后逐年负增长,落差一度高达8个百分点,钢厂面对这一断崖式的突变却未能及时刹车,产量继续增长,2014年粗钢产量达到8.23亿吨的峰值,国内钢市随之陷入空前的艰难期,一吨钢甚至卖不出白菜价。

诚然,产量增减是企业依据行情所作的决策,但历史也早已表明,企业相关决策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往往是钢价涨至半途,企业才抓紧增产,而当产量开始大量投向市场时,钢价又再度回落。

不仅如此,由于行业集中度过低,企业过度无序、恶性竞争虽已备受诟病,却几乎未有改善。但凡行情好转,企业便“一窝蜂”涌上去。由于缺乏调度,产量极易失控。因此,行业内亟需大范围兼并重组,形成寡头竞争,从而使供给侧与需求侧灵活匹配,促使钢价回归理性水平。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