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中国航运保险业美好未来

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航运保险业要直面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牢牢抓住“十三五”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结合“一带一路”、“海运强国”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现代航运保险服务业健康发展。为此,要通过不断创新谋求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打造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航运保险是世界现代保险制度的起源,也是中国保险业的起源。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紧抓时代机遇、围绕航运强国战略,以保险业与航运业的集聚融合、功能辐射为主线,聚焦制度创新,接轨国际规则,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产业能级,实现了航运保险大发展,支持我国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持续迈进。

航运保险与航运经济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现代商业社会里,航运是保证经济社会有序运行的交通运输大动脉,是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现代产业,更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象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航运保险这一古老的险种与时偕行,焕发出勃勃生机,并展现出无限的潜力。

第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航运保险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航运保险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风险保障。

经过多年高速增长,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数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船舶建造和船舶保有量居世界前列,全球货物吞吐量前十大港口中中国大陆港口占据8席。一方面,庞大的经济体量和进出口产生了大量的国际国内航运需求,为我国航运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贸易往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发等都需要相应的货物运输保险、船舶保险、责任保险、能源保险等航运保险来进行风险转移和保障。航运经贸与保险保障协同发展,已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市场之一,同样也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航运保险市场。

第二,“一带一路”建设为航运保险加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航运保险为“一带一路”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同,特别是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广泛的响应。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周边国家将不断加深合作深度、拓宽合作广度。“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引擎,为国际经贸、投资往来提供了新动力,也为航运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新契机。同时,航运保险在产品、服务、技术各方面积极创新,也为“一带一路”各个合作领域提供了更符合实际需求、更加便利、更加创新的风险保障和服务支持,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和多边经贸活动提供了更高层次、更多类型、更广范围的保险服务。

第三,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供给侧改革为航运保险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航运保险革新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新常态,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正发生积极转变,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活动正产生深刻变化。航运保险作为航运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将服务于航运及其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开展航运保险业态创新,培育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将受益于保险监管制度供给侧改革,在加快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制度红利下,获得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实现中国航运保险市场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更好地支持我国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

我国航运保险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的改革创新,中国航运保险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航运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产业链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69家保险公司从事航运保险业务,7家再保险公司从事航运再保险业务,2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从事航运保险相关服务,此外,还有大量国际知名的公估、航运法律、海损理算等相关咨询服务机构。在创新主体种类方面,自2010年起,中国保监会相继批准在上海设立了11家专业航运保险营运中心,去年还在宁波设立了全国首家专业航运保险法人公司,“经营机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航运保险服务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今年6月,上海保险交易所在上海正式成立,作为我国第一个保险要素市场,保交所重点搭建国际航运保险、国际再保险、大宗保险项目招投标和特种风险分散的“3+1”业务平台,对优化航运保险市场资源配置、促进航运保险创新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 航运保险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市场化改革成绩。

制度创新是航运保险发展的突破口,也是航运保险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在市场准入环节,中国保监会大力简政放权,对自贸区航运保险专业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以及相关高管人员,由审批管理改为备案管理;在产品准入环节,大刀阔斧推进改革,于2015年7月1日起,成功在上海实施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度,将航运保险产品准入由监管部门审批备案改为协会注册管理。同时,扩大航运保险产品开发主体,参照国际惯例,在我国金融领域创新性地允许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和保险经纪公司注册条款。

目前,占据全国航运保险市场85%以上份额的保险机构已经成为产品注册人并注册产品,注册产品数量达到1700多个,超过前5年全国航运保险产品备案数量总和,被认为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中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改革措施之一。在技术支持领域,创新发布了全国首个航运保险指数,形成综合反映中国航运保险业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的多层次指数体系,为我国航运保险业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助力。

一系列改革创新有效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为航运保险机构贴近市场需求、创新保险产品提供了更灵活的机制、更大的空间,在优化航运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 航运保险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了保险保障和服务功能。

服务实体经济是航运保险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航运保险生产力所在。从2006年到2015年,我国船舶险和货运险保费收入由82.42亿元增长至143.23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8.20%,约占全球1/10份额,成为继英国之后第二大航运保险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的风险保障从8.59万亿元上升到30.40万亿元,基本翻了两番,对我国航运产业增强抗风险能力、恢复再生产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航运保险的服务领域从传统的船舶险、货运险,拓展到了航运责任和海上能源保险;从传统的贸易运输保险延伸到了电子商务保险。

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航运保险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延伸到了航运产业的各个环节,更好地实现了产融结合,为航运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风险保障服务。

第四, 航运保险国际合作全面展开,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从业务发展看,2015年,全国船舶险和货运险累计分出保费57.87亿元,其中超过一半分到海外市场,同时国内保险机构承保的离岸保险业务也不断增长,保险触角已遍及世界各地;从机构的国际布局看,国内保险机构“走出去”步伐加快,积极铺设全球服务网络,航运保险跨境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从国际合作看,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代表中国保险业,成功加入了全球最大的航运保险协会组织——国际海上保险联盟,而且有两名专家当选其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际权威航运保险圈发出中国声音。

可以说,中国正从航运保险大国向航运保险强国迈进,在国际航运保险市场日益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五,上海航运保险中心建设有效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升至全局性的国家战略。2014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上海贯彻〈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上海建设国际保险中心。其中,航运保险中心成为与再保险中心、保险资金运用中心相提并论的三个重要支撑之一,形成航运保险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保险中心“双轮驱动”的共同发展格局。

经过努力,上海航运保险经营机构迅速集聚,产业链日益完善,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全国11家专门从事航运保险的航运保险营业中心均设在上海。2016年上半年,上海船舶险与货运险总保费收入25.83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31.52%,其中吸引异地业务的比例接近四成,上海市场的龙头地位继续稳固。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的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改革有效激发了航运保险业的供给能力和创新活力,被国际业界视作中国保险监管市场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上海航运保险领域的监管与司法合作也不断深化。海事司法部门创新完善审判规则,形成了一批航运保险审判经典案例,对促进形成航运保险司法领域上海规则和中国标准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我国航运保险法律环境与国际接轨取得积极进展。近期,在上海海事法院和上海保监局的指导下,上海航运保险协会针对海事诉讼保全中的担保难题,经过反复研究,推出了全国首个海事诉讼保全责任保险,这是我国航运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治理的又一成功尝试,得到了最高法院的肯定,将在全国海事司法裁判系统进行复制推广。

在各方的努力下,上海航运保险规模迅速增长,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改革创新层出不穷,不仅夯实了我国航运保险中心地位,成为中国航运保险业制度创新的苗圃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而且正向国际航运保险中心建设目标加速迈进。

抓住机遇 继续推动中国航运保险更好发展

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航运保险业要直面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牢牢抓住“十三五”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结合“一带一路”、“海运强国”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现代航运保险服务业健康发展。

第一, 要通过不断创新谋求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保费规模全球第二大的航运保险市场,但在岸业务多、离岸业务少,传统的船舶险、货运险业务多,高技术含量的航运责任和海上能源保险业务少,距离英国这样的世界航运保险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

“创新”是航运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航运保险业必须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航运保险业应当密切关注新能源革命、“互联网+”等对全球航运业态的深刻影响,密切结合现代航运业的变革,以创新为动力,在传统保险领域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推出新的航运保险产品,持续提升服务航运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

第二, 要打造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现代航运保险市场。

现代航运保险市场是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保险市场,我们要打破行业和国别概念,通过开放进一步吸引全球航运保险资源和人才汇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航运保险市场的交流合作和规则对接。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资源的优化整合,打通保险产业链上下游,拓展行业向国内外延伸的边际和可能。

要鼓励国内保险公司加快资源整合,加强与国际大型保险公司的合作,搭建涵盖全球主要港口的服务网络;鼓励境内外各类保险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深度参与中国航运保险市场的建设;鼓励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充分发挥全国性专业性保险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海上保险联盟在信息、技术以及人才培养各方面合作。通过开放,努力打造一个实现全球价值对接的现代航运保险市场。

第三, 要建设具有强大话语权的现代航运保险监管体系。

现代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规则的竞争。航运保险的监管制度也需要不断变革,合理借鉴全球金融保险业的先进经验,找好加强监管和保护市场活力的平衡点,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将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适应航运保险市场发展的国际化方向。

通过监管制度创新,激发市场内生动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发展后劲,提升市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航运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区域和全球航运保险市场发展中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强功能,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第四, 要提升与航运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航运保险服务能力。

保险业要深入渗透到现代航运业的每个环节,要充分运用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密切贴合航运业变化发展的新需求,最大化地发挥保险的事前风险管理和灾后经济补偿作用。

随着新能源革命的不断推进,“绿色”将是航运保险业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当前,页岩气和页岩油将引发全球能源运输结构重大变化,同时“油改气”正推动船舶燃料革命,这些变化已经开启了绿色航运新时代。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就是在港区节能环保、绿色海空港口、清洁燃料船队、绿色航运技术、绿色船舶修造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此,航运保险业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打造服务“绿色航运”的现代航运保险业。

合作共享 实现航运业和保险业的发展共赢

为了推动航运业和保险业的共同发展,持续扩大航运业和保险业的产融合作领域,建议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议更好地发挥保险业对航运业的风险管理支持功能。

保险除了风险补偿、还有重要的风险管理功能。保险机构从产品开发、费率厘定到承保、理赔各个环节,积累了丰富的识别、衡量和管理风险的专业技术优势。航运企业可以与保险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保险机构可以帮助航运企业建立健全全面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并为企业的具体经营或投资项目提供专门的风险管理支持,从而提升航运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是建议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在推动航运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保险业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4万亿元,而航运业的港口、物流、园区等各种建设项目都需要资金,双方可以加大合作力度,让保险资金更多地参与航运业建设,助推和优化航运业的基础设施的产业升级。

三是建议加强航运业和保险业的信息共享。

信息和技术是现代企业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保险业需要与航运、海事、气象以及其他金融部门的跨行业数据信息共享,以加强费率精算的准确性,并与其他部门共同探索发展包括保险在内的集成航运服务。航运业通过保险业风险数据的分析共享,可以对自身运营中的风险分布有更准确、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航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中国航运保险市场正飞速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保险中心建设正当其时,我们要放眼全球,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成熟模式,加速打造现代航运保险业,为我国现代航运事业发展壮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