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冰洋变通途 多国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2018年,计划新造36000载重吨冰级多用途船‘天恩’、‘天惠’、‘天佑’成为北极东北航道常态化运营的主力船舶。未来中远海运还将继续派出船舶,实现北极航线常态化商业运营。”这是记者从近日在广州召开的2018年度极地航行安全研讨会上获悉的。

2013年,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特运” )的“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成为第一艘通过北冰洋抵达欧洲的中国商船。2015年,“永盛轮”圆满完成“再航北极、双向通行”任务。到2017年底,中远特运共派出10艘船舶完成14个航次北极航线通行。

今年的1月26日,中国政府发表首份北极政策文件——《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其中指出,中国发起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倡议,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为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合作机遇。

为更多企业提供新机遇

2017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在与梅德韦杰夫总理会见时,第一次正式提出“冰上丝绸之路”,指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同年11月2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华,习近平主席在与其会晤时再次强调,“要做好‘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努力推动滨海国际运输走廊等项目落地,共同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中俄两国计划联合打造的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它主要包括俄罗斯沿岸的东北航道,和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的西北航道,与北极航道的开发密不可分。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凯认为,《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由此,“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从理念正式进入到了行动的阶段。

“按传统航线,中国要想与欧洲等国进行贸易往来,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才能到达欧洲各港口,相比之下,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比传统的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航线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和航程,可大大节省燃油等各项成本,提高航行周转率。”中远特运相关负责人表示,北极航道的优势还有:船舶可大大减少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可节约苏伊士运河、雇请武装保安等约20万美元以上的费用支出;可以避开夏季印度洋西南季风对船舶航行安全以及绕航的困扰;减少了海盗袭扰的风险,降低了船舶航行安全风险。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俄、中欧关系的发展,北极东北航道为企业开拓新市场、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机遇。所以北极航道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大的。”该负责人还表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