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禁令实施一年以来,原材料短缺对相关企业形成倒逼作用,不少企业治污水平有所提升,加工模式也陆续向园区集中、向现代循环经济转型,再生利用行业正逐步转向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轨道。如何充分利用好绿色价格杠杆机制,加快回收体系建设,将是资源再生行业需要深入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自去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印发以来,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洋垃圾”禁令,屡屡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一年多过去了,《方案》实施成效究竟如何?相关企业和行业是否已适应了市场新规则?

全力封堵拦截“洋垃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废物进口国之一。据海关统计,我国固体废物进口量持续多年增长,在2012年达到峰值5890万吨之后,呈减少态势。

固体废物不完全等同于“洋垃圾”,只有那些国家明令禁止、对生态环境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可能带来危害的固体废物,才属于“洋垃圾”范畴。换言之,相当一部分进口固体废物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城市矿山”,属于“放错地方的资源”。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客观上需要进口一些固体废物来缓解原材料的供应不足。正因为此,我国对固体废物进口采取严格分类管理方式,分为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3大类,其中“洋垃圾”是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

据统计,2017年我国固体废物进口依然保持在高位运行,进口量达4370万吨,如果算上各类违法入境的固体废物,实际入境数量会更大。在利益驱动下,进口固体废物中的很大一部分流入到一些治污能力低下的中小企业,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等严重损害了当地生态环境,一些洋垃圾甚至还携带病毒、细菌等,对从业人员健康构成了威胁。

“‘洋垃圾’确实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表示,按照《方案》,去年底前我国已全面禁止了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进口;今年起,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4类24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别调整至禁止进口目录;到2019年年底前,将逐步停止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进口。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海关等部门还加大了对“洋垃圾”走私的正面拦截。今年5月22日,全国海关开展了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8”专项第三轮集中行动,这是近年来海关开展的最大规模打击“洋垃圾”走私集中行动。据统计,今年以来,海关已打掉走私犯罪团伙81个,查获查证各类“洋垃圾”120多万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