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60年前影响航运业的集装箱运输这一颠覆性创新以来,航运业再也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近两年,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正在悄然改变着航运业,或对其发展产生颠覆性影响。未来,航运经济是否会出现新的范式?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又该抓住哪些发展机遇?在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昨天开幕的“SISI国际港航发展论坛(2018)”上,研究中心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未来航运业的颠覆性变革》和《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报告》分别从当今航运界现状和未来前沿信息技术将对港航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旨在进一步为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与航运机构等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未来航运业的颠覆性变革》是研究中心于2018年出版的专著,对未来航运业发展走势进行了预判,提出航运业将出现全程供应链服务新模式。“未来,航运网络或将形成‘多点直航、干线辅助’的新格局,航运方式或将从传统规模化向柔性化定制式转变。”研究中心秘书长、主编真虹表示,“全球航运中心将呈现两极化的发展趋势,航运中心将向产业价值链上游发展,不同的航运中心在功能定位上将进一步分化。”

《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报告》则是首部以港口、航运领域信息化为主题,全面总结全球相关领域发展情况并探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今年已是第二次发布。本次报告预判了前沿信息技术进展将对未来港航业带来的影响,并就此提出2018年港航信息化三个新热点:通过粒度精细化来提升智慧化水平、财业一体化来提升融合化水平、无纸协同化来提升平台化水平。

在论坛的交流环节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翁孟勇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应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并机制化;第二,应优化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补齐短板;第三,应优化港口布局,发挥域内港口组合效应;第四,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深度,积极探索自由港政策。”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介绍,2008年7月14日,上海海事大学、市交通委、市建交委、虹口区人民政府等2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作为上海海事大学在校外设立的机构,同时也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建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之一,研究中心致力于为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与航运机构等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研究中心已经逐步成长为以上海为起点、长三角地区为重心、我国沿海和长江沿线等主要港航省市为服务对象,紧密联络全球航运界,在国际航运界有一定影响力、国内航运界知名的航运类新型智库。”据悉,下一步,研究中心将继续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契机,积极应对航运界面临的挑战。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