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无人船在大海上劈波斩浪,往来穿梭;无人码头上,吊装设备、运输车辆自主地装卸集装箱;航运电商平台上,相关信息交换、资金流动、订船、租船业务等在线上完成;大小航道上,涉水管理部门与航运企业之间实现可视化、信息化……

这种被称为“智能航运”的新型航运方式正逐渐变为现实。

建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

第一财经记者从今天(25日)召开的第二届“新时代大航海强国梦——智能航运与创新发展”峰会上了解到,目前,包括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服务和智能航运监管在内的五个智能航运领域已吸引众多企业参与,智能航运市场的盛宴已经开席。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发布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年底,我国将基本完成智能航运发展顶层设计;到2025年,突破一批制约智能航运发展的关键技术,成为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到2035年,较为全面地掌握智能航运核心技术,智能航运技术标准体系比较完善;到2050年,形成高质量智能航运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也提出,强化智能船舶等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广泛应用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数字管网、智能仓储等新型装备设施。到本世纪中叶,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今天发布的《长三角智能航运发展报告》介绍,目前,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码头,都已具备相当规模,关键技术设施研发已取得重大突破。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码头的“大脑”与“神经”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

随着我国自动化码头建设案例的增多,以及我国企业持续为国内外港口提供包括仿真规划、港机设备、系统集成和运营维护等在内的现代化码头一站式解决方案。我国正在形成全自动化码头的标准体系,并逐步被国外港口所接受。

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发展和升级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姜明宝在峰会上表示,作为全球航运业发展的前沿趋势,智能航运是我国推进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对于深化航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曹钢在峰会上介绍,智能航运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智能船舶是智能航运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在智能船舶建造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我国在长江等水域也正在大力推进智慧航道建设。在智能航保方面,我国的航标、测绘、通信三大业务在国际前沿理论技术跟踪和技术转化应用方面均有所突破。交通运输部东航航海保障中心已成立智能航保工作委员会,提出“一幅图”“一张网”“一片云”的建设方向。

智能航运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地方相关产业发展和升级。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吴晓华介绍,目前,临港新片区已经吸引了一大批航运智能企业的集聚。

“发展智能航必须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姜明宝同时表示,目前,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仍然亟待突破,部分重要装备和元器件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先进技术在智能航运各核心要素中的应用也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峰会上,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表示,智能航运新旧动能之间的转换还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比如海事卫星通信宽带有限、费用昂贵,普通计算机难以满足要求、硬件升级困难,系统智能化程度越高,人的参与越少。

徐祖远说,智能航运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还涉及到国家法律、产业政策、相关群体再就业和航运监管等领域,应坚持把注重规划作为引领,把产业支撑作为核心,把优化环境作为生命线,把重点示范工程作为抓手,把完善机制作为保障,把人才培养作为支撑。

姜明宝表示,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明确智能航运发展路线图,抓好试点示范,重点突破状态感知、认知推理、自主决策、信息交互、运行协同等关键技术。加快构建智能航运保障和治理体系,完善全覆盖、全天候的通信网络。促进搭建跨界、交叉、协同高效的智能航运创新平台。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