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月,巴拿马运河开始征收附加费并严格限重以来,“如何快速通过巴拿马运河”就成为了航运业界的话题。各船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了争夺每天的32个名额。

巴拿马运河限制了,但是世界航运却无法因此停下来。为了能够及时、快速的运出船上的货物,一些船公司另辟蹊径,看向了另一条航线……


巴拿马运河外,商船大排长龙

拥堵或持续到明年9月

由于巴拿马运河水位持续干旱,满载货物的船只无法顺利通过,随着运行条件的改变,所有航段的船舶都面临着延误。船舶跟踪数据显示,航道两侧出现了大排长龙的现象。

在八月的第一周里,每艘要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货船都要平均延误15到19天。由于受这场"史无前例"的干旱影响,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已将新巴拿马型船闸的最大吃水降低了约2米,并将每日最大船只通过量减少了20%,每天仅允许32个航次通过。

图片

虽然巴拿马已经恢复降雨,但考虑到今年厄尔尼诺天气现象的影响,巴拿马当局不太可能在短期内上调吃水或航次。上周,巴拿马运河管理员里考尔特·巴斯克斯(Ricaurte Vásquez) 也称该运河的情况“异常严峻”,并警告称“重大限制”将持续到明年9月。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曾在早些时间承认,如果情况持续下去,该运河明年的收入可能会减少2亿美元。

图片


时间成本+船位费+淡水费

通过成本一涨再涨

巴拿马运河成为费率“变数”

运价平台Xeneta的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Peter Sand)表示:

“巴拿马运河目前确实是集装箱运输市场的通配符,因为它可能对运费和美国从远东的进口产生潜在影响。”

桑德注意到最近泛太平洋航线运价普遍上涨,他说:"托运人应该考虑他们的选择并管理他们的风险,因为巴拿马的拥堵正在加剧,主要是回程/南行,但也包括头程。”

图片

有一份报告指出,为了能够尽早并顺利通过运河,运河管理局建议船主预留过闸船位,这意味着他们很快就必须"拍卖"船位,但拍卖价格一直超过35万美元。

除此之外,今年2月中旬开始收的“淡水费”,除了1万美元的基本费用外,还要根据加通湖的水位高低,再收取1%–10%的可变费用。

这些都再次增加了船公司为了通过巴拿马运河而付出的成本,需要通过该运河的航线运价上涨就成为了必须。

达飞轮船(CMA CGM) 和赫伯罗特(Hapag-Lloyd)等集装箱航运公司已针对这些限制做出反应,增加了每TEU 300美元至500美元不等的运河过境附加费。


航线新选择?

北方航道“热”进视线

由于巴拿马运河的硬性航运限制规定,为了能够让货物及时送达,航运公司不得不选择其他航线,即使可能会使得时间成本增加2倍。这一点,对于十分依赖巴拿马运河的美国进口商而言是一个巨大打击。

但是,全球的高温也给部分航运公司带来了一个新的选择——目前,在史无前例的高温预警下,北冰洋已经“热”到几乎没有冰,因此北方航道走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图片

在目前的海运模式下,由东亚至西欧、北美东海岸,或者由欧洲至北美西岸,都存在着较大的成本和较长的航程。举例来说,从东亚到西欧,经由苏伊士运河,航行距离可达18,000-20,000公里。

因气候变暖,冰盖减少、冰川加速融化,加之地质勘探条件的不断优化,商船走“北方航线”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可能。

7月初,一艘名为“新新北极熊”号(NewNew Polar Bear)的集装箱船就成功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首航。根据计划,它将通过北极的特定航道,根据冰情,计划在8月中旬停靠中国上海。

公开资料显示,北极航道主要包括西北航道、东北航道和穿越北极点的中央航道。三条航道中,目前各方关注最多的便是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北冰洋离岸海域的北方航道,这也是欧亚两地海上距离最短的航道。

新新海运负责人袁静表示,经济方面而言,北方航道的航程短、成本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减少,因此优势显著。据测算,该航道比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需要的45~50天时间缩短了1/3。

此外,对传统航道依赖度低,受航道拥堵影响小;对国际航运战略影响力高,都是北方航道的优势所在。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际班列咨询服务中心国际事务高级协调员杨杰表示,据他了解,北极航道主要从堪察加半岛外运输石油为主,海上的集装箱商用“少之甚少”,“北极航道从技术上来说,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需要破冰船的开道,而这个技术条件并不是目前的集装箱轮所具备的。”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