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4000点, 欧线集运再创历史新高,多家航运公司股票涨停 !
01 港航股集体走强,3家航运公司明确不涉及欧线业务 4月以来,欧线集运主连累计涨超110%。5月13日,欧线集运主连高开高走,截至今日收盘涨14.64%,再创历史新高,突破4000点。 A股航运板块也创阶段新高,今日收盘,凤凰航运、国航远洋和宁波远洋涨停,中远海能、中远海控涨超5%,招商轮船、招商南油等个股跟涨。 此外,由于高价舱位已抢订到下季,预期将牵动台湾货柜三雄获利动能再冲高,股价也纷纷提前反映,阳明、万海今日涨停,长荣也大涨逾6%。 对于欧线集运近期的飙升,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陈宇灏早有预期,他在8日分析称,“5月的两轮涨价一定程度意味着货运需求强于我们预期,使我们上调06、08合约的交割结算价预期:6月3200~3500(存在因6月出现第二轮涨价突破3500水平的可能),而在其后几轮涨价的影响下,8月的交割结算价则可能更高。” 招商期货分析师吕杰在5月6日~5月12日周报中表示,谈判再次破裂,欧线运价或将继续上升。他分析称,红海危机持续,巴以谈判再次破裂。需求端:货量持续回暖,欧线爆仓已至6月上旬,船东将在六月初继续涨价,主力EC2406合约估值与六月初涨价后大致相当,后续需观察涨价落地情况。 有相关业者致电凤凰航运和宁波远洋投资者热线,相关人士都表示,公司业务不涉及欧线业务。此外锦江航运4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不涉及欧线业务。凤凰航运上述相关人士还解释了近期股价异动原因,他称,“现在欧线集运指数涨得很厉害,不停跳涨,凤凰航运股价上涨可能受此影响”。 02 航运市场现三大“疯狂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集运市场的“疯狂”不仅反映在运价上,而是牵动市场出现疫后首见的三大“疯狂现象”。 首先,运价不仅上涨且因市场变动太快,而从每周一次缩短至48小时一次,就是两天报一次价格。业内预期,若这样的情况不变,很快就会看到疫情时期“一天一价”的行情。 其次,现货价格当道。有货代表示,现在集装箱船长约价形同虚设,只因6月以后的舱位严重不足、运价高涨,日前货主与航运企业签订的长约价格抢到货舱。进一步说,货主想要抢舱,必须用“现货价”上船,因为舱位不足的情况下,舱位将卖给能提供更高价位的人。 有国际货代指出,由于市场紧张和航运企业策略调整,多家航运公司关闭报价系统的预订机制,预期将到6月以后或更晚的时间才会重新开放。 进一步说,因为舱位卖光的缘故,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运费,货主也可能抢不到舱位,只能往后排队。 其三,市场传部分航线将重议(改签)长约。由于我国五一长假后,欧美客户补库存需求突然暴冲,因此船舶都被调往欧美航线,导致部分较冷门的航线,如南美洲舱位受到排挤,致运价已先飙至1万美元/FEU的天价。 据业者转述,因舱位大缺,部分货主已被通知今年才刚签的合约要重新谈,而迫于现况,部分货主也只能与航商改签新约。 有物流业者指出,集装箱运价涨价问题不仅出现在本季,且已蔓延扩大到第3季,今年长约签太少的客户,现在恐怕要付出高额的运输费用。 此外,因应海运旺季来临,货主都在疯狂加价中。随着我国五一长假结束,我国出口再度出现抢箱情境,欧、美贸易商已经感受全球运输时间拉长,已造成缺箱、缺船的压力,开始提前布局提高库存量,避免在7、8月旺季抢不到舱位。 03 欧线集运指数缘何狂飙? 集运指数(欧线)缘何走出强势行情?一德期货分析认为,短期来看,地缘风险外溢对市场情绪面造成冲击。此外,国内部分港口吞吐量明显增加,进而引发局部缺箱问题(尤其体现在南方港口),这对航运企业提涨运价进一步兑现程度起到积极作用。 “除了地缘政治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外,现在驱动的核心逻辑也出现变化,近远合约走势似乎有所分化。近月合约因逐渐临近交割月,地缘冲突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国投安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高明宇表示,对于近月合约来说,近期即期和长协货物的订舱双双火爆,叠加前期甩水货物对舱位的挤占,使得可订舱位有限,航司多轮推涨下运价持续上行,现货价格的稳步提升成为近月合约下方坚实的支撑,推动了盘面的强势行情;对于远月合约来说,受到巴以和谈的不确定性影响,期货价格持续波动。 还有市场人士分析,本轮集运指数(欧线)的强势上涨行情,部分得益于国际航运巨头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包括暂停部分航线的货运服务以及上调运费等措施。这些举措不仅直接推高了运价,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运力紧缩的担忧。 展望后市,方正中期期货海运及商品指数总监陈臻认为,影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走势的依然是供求关系和地缘局势。具体来看,6月出货预期良好,其他班轮公司有望跟涨,甚至有望在6月下半月迎来“四连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2406或有进一步上冲动力。 一德期货提醒,随着5月下旬部分班轮集中返航,将明显增加运力供应,届时或给运价带来压力,且当前现货标的指数与主力合约基差处于大幅贴水,基差收敛将限制期价上涨空间。当前影响航运市场的因素错综复杂,参与者关注面需要多元化,不能单纯依据传统航运市场的淡旺季来判断运价的走势。 CNSS综合整编自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