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王权”松动,铝土矿强势崛起
根据希腊Ursa船舶经纪公司最新报告引用的AXSMarine散货船航行数据,铁矿石目前仍是全球干散货吨海里运量的核心贡献货种,但其相对比重在过去十年间持续走低——从2015年的41.5%逐步下降至2024年的36.2%低点,2025年迄今小幅回升至约37.1%。
Ursa分析认为,铁矿石比重相对回落主要归因于两方面因素:中国钢铁密集型增长模式进入成熟阶段,以及铝土矿和各类小宗散货的运量增速相对超越铁矿石。
综合考虑冶金煤与动力煤,煤炭仍是全球第二大干散货品类。自2018年占比突破全球吨海里运量的四分之一达到峰值后,其份额近年来持续走低。

全球干散货吨海里生成量按货种与年份综合分析,基于AXSMarine船舶追踪数据的URSA船舶经纪研究图表
煤炭在全球干散货吨海里生成量中的占比于2020年跌至21.7%的年度低谷,随后连续回升——2021年22.3%,2022年23.8%,2023年达24.2%。这一反弹态势反映出,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快速复苏及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中,煤炭重新承担起备用能源的角色。至2024年,煤炭运量占比回落至23.3%,而2025年迄今进一步降至21.0%,创十年来新低。
根据全球能源智库Ember Energy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已超越煤炭,成为全球发电量最大的能源——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突破。
相比之下,铝土矿则成为增速最快的货种之一。其份额从2015年的仅2.0%攀升至2025年迄今的8.4%。这一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中国氧化铝精炼产能的快速扩张,以及西非几内亚长距离出口量的大幅提升。

图源:Gard
根据投行杰富瑞最新数据,西非地区目前占海岬型船货运量的14%,较三年前的6%显著提升。这一全球海岬型船贸易格局的重塑,主要得益于几内亚铝土矿出口的强劲增长。杰富瑞分析师指出,今年西非出发的海岬型船货量增幅超30%,并强调随着几内亚巨型西芒杜铁矿项目于11月投产,西非远程航线货载将进一步增加,促使市场供需趋紧。
国际铝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原铝产量达4340万吨,较2000年水平增长超15倍。在电动汽车与建筑行业需求双轮驱动下,铝土矿贸易已成为干散货航运市场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之一。
另据Ursa机构统计,过去十年间(2015-2024年),谷物(不含大豆)在全球吨海里生成量中占比区间为8.4%(2018年)至10.1%(2015年),大豆占比介于5.5%(2015年)至6.8%(2020年)之间。谷物与大豆合计占比于2020年达到16.6%的峰值,2025年迄今已实现14.0%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