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11月17日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该公司管理层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多个热点问题。

有投资者提问,面对中美关税博弈对跨太平洋航线需求的影响,中远海控在美线业务上有何复苏计划?是否将通过运力调配或客户结构调整,来应对风险?

中远海控执行董事、总经理陶卫东回应称,中远海控长期深耕美国市场,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始终是美国进出口贸易中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屏幕截图 2025-11-20 101916.png

2025年以来,尽管受复杂多变的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集装箱航运市场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中远海控始终致力于服务全球贸易,坚持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不断增强主业核心竞争力,更加前瞻性、系统性地加快全球化、规模化发展。以战略定力锚定发展方向,动态优化全球网络布局和营销策略,适度加大东南亚市场运力部署,做实成本精益化管控,数字化供应链与绿色低碳转型双轮并进,持续构建安全、韧性、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据介绍,为顺应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中远海控近期新开辟了东南亚-南亚、洋浦港-东南亚直航航线,以及南沙-林查班精品航线,有效覆盖区域市场增长需求。

还有投资者提问,中远海控在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的网络布局正在加速,但传统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仍占据主导,未来是否考虑进一步剥离低效资产,或加大对非海运供应链业务的投入?同时,将如何平衡短期盈利压力与长期战略转型之间的关系?

陶卫东解释说,面对市场变化,该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在巩固主干航线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区域市场及第三国市场,强化各区域干支航线网络建设,持续做强做优航运主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整体盈利能力。

同时,中远海控也将锚定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两大新兴赛道,推动集装箱航运主业与数字化供应链业务协同赋能,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此外,有投资者关注到中美贸易风险,提出“中远海控是否需要在风险管理报告中,增加对地缘政治因素的量化评估”的问题。

中远海控独立非执行董事马时亨表示,中远海控董事会及董事会下设风险控制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可能面对的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根据《2024年年度报告》已披露的相关内容,中远海控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中,包含了“政治政策风险”,具体指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重要国家或地区内部政治生态变化、国家间冲突等不确定因素或事件,所导致的政策法规的变化,对班轮公司全球化经营目标实现带来潜在影响。

他进一步介绍说,针对上述风险,中远海控的具体应对策略包括:强化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动态管理和常态化研判能力;围绕重要区域、国家,或特定行业、关键客户、重大项目,定位并打造企业优质品牌;加强重大经营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国别风险评估机制等。

根据业绩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中远海控实现营业收入585.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33亿元,环比第二季度增长63.2%。

前三季度,中远海控实现营业收入1675.99亿元,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391.6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70亿元。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营业收入1610.31亿元,息税前利润率为20.65%;码头业务营业收入89.25亿元,同比增长12.35%。

中远海控在业绩报告中提到,集装箱航运业仍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和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多,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发生深度调整,世界航运格局面临的挑战加剧。与此同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对集装箱航运业带来深远影响。中远海控将继续围绕“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的定位,灵活应对市场变局。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