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远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压力。面对连续三年亏损的困境,中远终于发出声音。3月3日,中远集团董事、总经理马泽华表示,今年我们有信心扭亏为盈。那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总经理马泽华3月3日在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远集团有信心在2013年实现扭亏为盈。

由于连续三年亏损将有退市的风险,中国远洋能否在今年翻身至关重要。马泽华说,市场非常关注中国远洋的退市风险,我们也感到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那么,中国远洋拿什么拯救自我?尽管马泽华没有详述采取什么措施,但一些迹象表明,中远已经开始寻求自救,退租到期运力、取消及延缓新船订单、降低财务成本。

整合内部结构

中国远洋董事会秘书郭华伟日前在一次小型媒体见面会上也表示,我们希望能够获得政府支持,但我们并不指望,靠政策支持就可以高枕无忧。接下来,中国远洋将继续采取调整内部结构等措施,努力争取航运业务的减亏、扭亏。

从上市公司层面来说,“调结构”的工作已经展开。中国远洋201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新募集资金全面投资于码头堆场建设和物流项目。不过,中国远洋旗下干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业务,占到了中国远洋总收入的93%,码头和物流业务,虽然连续多年盈利,但收入仅占总收入的7%。由于业务规模偏小,尚不足以对公司的整体盈亏产生影响。

此外,中远集团的优质资产基本上已经悉数注入到上市公司,再注入资产的选择余地不大,最直接的做法只有从上市公司剥离亏损主业。中国远洋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内部讨论过剥离造成亏损的主要业务——干散货板块,并将其转让给母公司中远集团,“通过资产重组来解决账目上的亏损,避免退市。”

不过,上述资产重组涉及到主业的调整,前期准备和手续繁多,并非易事。

对此,有重组经验的券商人士认为,上述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考虑,多有先例。宝钢股份就曾向大股东宝钢集团剥离不锈钢和特钢两块资产,以改善业绩亏损状况。

不求规模最大

据介绍,调整内部结构的工作,还包括将高租金船退还船东及提前拆解旧船等。以干散货船为例,目前中国远洋平均每年退给船东30到40条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9月30日,中国远洋拥有和经营的干散货船,已经由高峰时的500多艘,降至337艘,其中自有船220艘,租入船117艘。相较2012年年初,缩减船舶98艘、707.8万载重吨。

中国远洋的业务主要有干散货、集装箱、物流、码头四个板块,拖后腿的主要是干散货业务,亏损最大。该公司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干散货运输船队,主要运输大宗的铁矿石、煤炭和其他商品,但2012年中报显示,干散货航运市场再次陷入低谷,供需严重失衡,货运量按年下跌17.7%。

前述中国远洋人士介绍,“中国远洋租入船数量将继续减少,目前正在和船东谈判,想办法加快还船速度,这样也就能加快减亏的速度。从多个层面分析,2013年公司的经营情况,肯定会比2012年好。”

此外,在新船订单上,中国远洋取消了部分订单和延缓交付日期。根据近期新船交付情况,结合现有运力分析,中国远洋至少取消了8艘新船订单,并且延缓了至少3艘船舶的交付日期。

从上述调整运力中不难看出,中国远洋不再追求散货船队的最大规模。

控制财务成本

除了采取整合内部结构、退租到期运力、取消及延缓新船订单等措施外,中国远洋正在用各种办法降低财务成本。

据了解,中远已连发三次美元债券,最近一次为2013年首期十年期美元债券,价格为T+225(即同期美国国债利率加225个基点),远低于国内融资成本。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融资规模5亿至10亿美元,因有中国银行提供担保,穆迪仍给了A1评级。

2013年1月31日,中国远洋子公司中远太平洋刚刚完成3亿美元债券的发行,中远太平洋投关部主任陈彬解释说,此举“是因一笔长期贷款到期”。2012年12月4日,中国远洋在中银国际的帮助下,完成了10亿美元的债券发行。

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中远要走出困境,最有效的手段是建立彻底的市场化机制,完善的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相比中国远洋巨亏,国际航运公司的业绩要好得多。以知名的马士基公司为例,其2012年盈利40.38亿美元,航运板块由2011年亏损5.53亿美元到2012年盈利4.61亿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航运市场为开放的市场,欧美都是民营企业,并非国家资本掌控。而即使中国远洋实现了资本化运作,但是依旧不敢大胆的引进民营股份,更不敢大胆引进国际资本,没有充分的股份制改革。因此,中国远洋要建立彻底的市场化机制,完善的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同时需要真正打破行政化,不拘一格的引入经营人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