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13年,对于航运企业来说,可谓困难重重,或是破产重整,或是变卖资产,或是人事地震,也有部分港口企业调整结构、逆势发展,成为寒冬里的一抹春色。

破产重整

代表企业:*ST凤凰

央企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ST凤凰因连亏两年面临退市风险。今年以来催债、抵押、拍卖消息更是不断。

*ST凤凰11月28日公告,南通天益船舶燃物供应有限公司、珠海亚门节能产品有限公司,以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武汉中院申请对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重整。

法院认为,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符合进行重整的条件。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ST凤凰负债接近60亿元,而总资产为47.2亿元,已经陷入资不抵债境地。

法院因此裁定*ST凤凰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指定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

公告披露,由于*ST凤凰被法院裁定进入重整程序,*ST凤凰股票交易将继续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若法院未在2013年12月27日至公司2013年年报披露日之间裁定公司的重整计划,且*ST凤凰披露2013年报后因连续3年亏损或连续两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并且无法复牌,直接进入暂停上市阶段;若公司被宣告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终止上市。

财报显示,*ST凤凰于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报亏,今年前三季度亏损1.54亿元,截至9月底的净资产为-11.59亿元。

事实上,*ST凤凰的兄弟公司ST长油因连续3年亏损已经被暂停上市,央企“长航系”上市公司或创下央企上市公司退市先河。

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重整成功,*ST凤凰将暂时解除被迫进入破产清算的压力,有可能为下一步的重组以及业务好转争取时间。市场认为,这一裁定或许能让公司“保壳”成功,逃脱成为央企首家退市股的命运。

但重整能否成功,还取决于全体债权人,只有债权人同意债务减免才能成功。据报道,*ST凤凰拖欠珠海亚门节能产品有限公司债务180万元,拖欠南通天益船舶燃物供应有限公司1067万元。与其庞大的债务相比,这两家公司只能算是小债权人。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是这两家公司提出重整,可能是和*ST凤凰达成一致,为其启动重组程序。

变卖资产

代表企业:中国远洋、中海集运

主营一路惨亏的央企航运巨头们纷纷变卖资产,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年末扭亏保壳突击战。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就是其中代表。

中国远洋采取的最新一次资产变卖发生在12月3日,该公司当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已经成功出售子公司青岛远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81%的股权,获得收益36.78亿元。

据了解,该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亏损为20.34亿元,如果加上本次变卖资产所得的36.78万元,目前该公司盈利16.44亿,如果最后一个季度的亏损额不超过16.44亿,中国远洋将保壳成功。

财报显示,中国远洋2011年和2012年分别巨亏104.49亿元和95.59亿元。

除上述最近的一次变卖资产外,中国远洋还分别于今年3月28日将中远物流100%股权转让给大股东中远集团,转让价67.39亿元;5月20日出售中远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及相关股东贷款带来29.07亿元收益。据此统计,中国远洋今年仅靠变卖资产就获取收益133.24亿元,占2012年公司营收的18%,超过2012年和2011年亏损额。

中海集运也走上了变卖资产之路。11月21日,中海集运一连发布数份公告,而目的只有一个:抛售旗下资产。按照公告,中海集运此次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其所持有的上海峥锦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峥锦实业”)100%的股权和上海中海洋山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洋山储运”)100%的股权,其评估价值分别为3.73亿元和3.05亿元。

作为此次出售标的之一的峥锦实业11月1日才刚刚注册成立,而不到三周后,中海集运却决定将其转让。

对于这两笔交易,中海集运皆表示目的是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及公司整体战略布局需要。

事实上,这已是中海集运自9月中旬以来第三次抛售资产了。9月13日,中海集运曾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海码头”)将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持有的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下称“新东方码头”)55%股权,挂牌底价为7.5622亿元。而11月5日,公司披露最新进展称,该项资产已获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和PSA LIANYUNGANG PTE. LTD.(一家在新加坡设立的私人有限责任公司)摘牌,摘牌价为7.5625亿元。

不仅是新东方码头,其控股股东中海码头也在中海集运的售卖之列。中海集运10月份曾发公告表示,拟向控股股东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下属的中海码头发展(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香港码头”)转让中海码头100%股权,本次股权转让的对价为香港码头向公司增发的股份。中海集运称,转让中海码头预计可为公司带来约8.7亿元人民币的税前利润。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中海集运已经转让或计划转让的资产总额已经高达23亿元。

而中海集运此前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净亏损额为16.7亿元。由此来看,若上述资产能够在年内顺利出手,中海集运2013年仍存在扭亏的希望。而这也可算是这家央企航运公司为扭亏保壳故伎重演。

显然,在航运股几乎全军覆没的去年,中海集运的处置所得成为了净利润的主力军,使得其逃过了披星戴帽的命运。不过,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为了保壳,很多上市公司出售的都是优质资产,虽然暂时度过难关,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不利。

人事地震

代表企业:中国远洋、中海集运

今年,航运界反腐旋风爆发,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多名高管被查。

今年以来,中国远洋人事变动不断。早在7月份,中远集团董事长魏家福退休,由马泽华接任,同时,总经理的职位由中远集团原第一副总经理李云鹏接任。

11月初,中国远洋再次陷入人事地震。11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徐敏杰被带走调查。有媒体报道表示,该事件是继2009年宋军和今年7月孟庆林被抓后,中远近年的第三波人事地震。11月11日晚间,中集集团亦发出公告宣布,公司高管徐敏杰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和副董事长职务,同时其所担任的战略委员会委员的职务自动解除。

继中国远洋执行董事徐敏杰遭调查之后,国内另一航运龙头企业中海集运也陷入了“反腐运动”的漩涡,该公司旗下一副总经理被曝因经济问题遭批捕。

而在该消息传出的前一日,中海集运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董事会投资战略委员会主席李绍德因年龄原因向公司董事会递交辞呈;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董事会投资战略委员会委员许立荣也递交了辞呈。两人的辞呈皆于12月2日生效。

中海集运控股股东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下称“中海集团”),其领导班子刚刚于今年11月15日进行了调整:李绍德不再担任集团董事长和党组书记一职,由许立荣担任。对于此次中海集运高管李绍德和许立荣二人职位变动一事,一市场人士分析:“应该属于正常的人事范畴,毕竟中海集团旗下还有另一家上市公司中海发展,要出于两家公司的人事考虑。”资料显示,许立荣在中海发展担任董事长一职。

逆势发展

代表企业:上海港、宁波港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总体疲软,国内外航运巨头纷纷启动“冬歇计划”,撤并航线,缩减运力,对各大港口的集装箱国际航线配置造成较大影响。但仍有许多港口企业调整结构、逆势发展,代表是上海港、宁波港。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洋山港全年吞吐量将达到1430万标准箱。在洋山港的带动下,今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实现3350万标准箱,连续第4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港。同时洋山港四期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建成之后将有力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据了解,得益于自贸区建设,目前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业务比例已超过40%。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国际中转业务,这项业务目前在洋山港业务中仅占10%,而国际型港口这类国际中转业务比例一般超过50%。自贸区挂牌后,不少船运公司正计划调整航线,包括利用洋山港中转和新开洋山港航线。

宁波港的发展也令人欣喜。来自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份,宁波港生产逆势上扬,再创同期新高:完成货物吞吐量45379万吨,同比增长9.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47万标箱,同比增长6.6%。这一增幅在国内沿海主要港口中名列前茅。

国内外航运巨头的“冬歇计划”对宁波港等各大港口的集装箱国际航线配置造成较大影响。对此,宁波港及早谋划,加强沟通,稳定欧美等主流经济体远洋干线数量,增加南美、西非等新兴市场的干线比例,新开东南亚、俄罗斯等近洋支线,形成了干线与支线“无缝对接”、高效互动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提升了宁波港的国际枢纽港地位。

不仅如此,宁波港铁水联运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以来,宁波港按照“巩固省内、深耕江西、开发三北(西北、东北、长江以北)”的要求拓展铁水联运,完善了班列运行网络布局。目前,宁波港的铁水联运网络已延伸至国内12个城市。截至12月15日,宁波港今年集装箱铁水联运箱量首次突破10万标准箱,累计达100064标准箱,同比增长76.2%,提前完成了今年年度目标。

11月21日,宁波证监局与宁波上市公司协会、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宁波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宁波港董事长李令红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宁波港的股价被低估,公司的发展是健康的,盈利水平也在逐年地提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