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个“玉米秸秆冷箱”诞生!中远海运造出会呼吸的集装箱
中远海运发展所属青岛箱厂交付最近交付了全球首批生物基冷箱,它们的内顶板竟是用玉米、秸秆“变”出来的!
这场由中远海运、凯赛生物和外运集运共同打造的集装箱产业协奏曲,正在重新定义物流装备的环保标准。
第一章 材料的魔法
看合成生物学“点草成金”
在实验室里,科学家给微生物“投喂”玉米、秸秆。这些微观世界的“纺织大师”就像蚕吐丝结茧般,把植物废料通过定向发酵编织成强度媲美钢铁的生物基聚酰胺。
绿色冷知识
这种材料拥有令人惊叹的双重特性,既有接近金属的机械强度,又具备塑料的轻量化优势,密度仅为钢铁1/4。更神奇的是,生物基聚酰胺具有稳定的分子结构,就像给集装箱穿上了天然防腐衣,酸、碱、盐都难以侵蚀。
第二章 冷箱变形记
从实验室到码头的进化之路
在中远海运青岛箱厂,工程师们二次创新,将这来自玉米地的黑科技藏到了最新交付的冷链集装箱里,将这种“植物金属”首次被应用到冷箱内顶板、内侧板这些长年需要承受低温考验的关键部位。
传统钢制顶板需要多层防锈处理,而生物基复合材料表面密布着比荷叶更细腻的纳米结构,天生抗冻、抗污、抗凝露,仅需一次成型就能上岗,这不仅省去了喷涂工序,还让箱体永久保持“素颜好气色”。
第三篇 未来进行时
三方合力奏响循环经济
这场技术革命背后是精准的产业拼图。凯赛生物提供"材料基因",外运集运输入海运实践数据,青岛箱厂则攻克了复合材料与金属骨架的衔接工艺。三方协同贯穿“研发-制造-应用”,为全球集装箱产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据说,这些生物基板材退役后,经过特殊处理可重新转化为纺织纤维或3D打印原料,真正实现“从土地回到土地”的零废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