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务网CNSS获悉,丹麦船东AP穆勒-马士基(Maersk)正加速推进最多12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的新造船计划,以适应市场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

640 (16).png

据《贸易风》消息,马士基计划于下月正式敲定6艘18,000TEU集装箱船的确认订单。受集装箱船询价热潮持续影响,该公司已将原定于年底完成的签约计划提前,这一动向可能进一步给泊位空间带来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马士基在招标中要求获得将这批船舶升级至22,000TEU的备选权限。目前,中船集团江南造船、恒力重工、招商重工、扬子江船业和江苏新时代造船,以及韩国的HD现代重工(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和韩华海洋(Hanwha Ocean)都已参与项目竞标。市场分析指出,中国船厂凭借近2000万至3000万美元的价格优势,在此次竞标中更具竞争力。

据悉,各船厂已完成这批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的报价提交。此次是马士基第二次布局LNG动力船舶,此前于2021年订购首艘双燃料甲醇动力船舶以来,已陆续订购23艘甲醇动力船舶,并于去年首次涉足LNG船舶的订购与租赁领域。

截至目前,马士基已累计掌控约60艘LNG双燃料船舶,包括直接订单、租赁吨位和备选船台。公司表示,选择LNG是看中生物甲烷在燃料脱碳方面的潜力,但同时强调保持燃料中性战略。

640 (17).png

此前,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Vincent Clerc)此前曾在社交平台分享船舶建造进展,并公开表示:“首系列大型双燃料船舶已全部投入运营,新一代船队正在加紧建造。但这只是开始,双燃料船舶是能源转型的重要环节,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马士基亚洲攻势:一年狂增52%

与此同时,马士基在亚洲区域内航线运力提升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总运载量在一年内增加10万TEU,达到29.8万TEU,同比增长52%。

640 (18).png

Alphaliner发布的亚洲区内航线运力变化情况

据Alphaliner最新报告,其“双子星联盟”合作伙伴赫伯罗特运力也大幅增长,今年8月同比增幅达97%。联盟运力提升主要通过增加亚洲区域支线服务来实现,以支持其“枢纽辐射”网络战略。目前,亚洲区内航线市场总运力约240万TEU,中远海运以30万TEU位居运力榜首位。

然而运力增长并未带动亚洲区内航线运价回升。据航运顾问公司Drewry报告显示,8月下旬运价已跌至去年10月以来最低点,亚洲区内集装箱指数(IACI)环比下跌2%,至582美元/FEU,较去年同期下降35%。目前亚洲区域内市场竞争激烈,至少有69家承运商运营240万TEU运力,同比增长13%,其中前20大承运商占据87%的市场份额。

分析师指出,“双子星联盟”提升区域运力既是为了满足新开发的枢纽辐射系统需求,也反映出亚洲区域内市场在全球航运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