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伦敦8月27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王子江)8月24日是极限帆船比赛英国加的夫站的第二天,比赛还有三个多小时开始,岸边占满了观看的人群。40英尺长的比赛用船依然静静泊在港口里,海面上飘着20多艘小船,操作船帆的,都是不到10岁的儿童,岸上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我女儿只有6岁,和他们一样,也已经开始练习帆船,现在她一个人能驾船航行数百米。”极限帆船赛事的掌门人、英国OC体育公司执行主席马克·特纳在海边新闻中心的阳台上,俯瞰着迎风飘荡的小船,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

  特纳年轻时曾经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跟随战舰环球航行,这也是他后来从事帆船运动的最主要原因。他认为帆船有着其他运动项目所没有的魅力:“这是一项给孩子们的运动。你必须要考虑风、天气和海浪等各种因素,这对他们是很好的挑战和锻炼,需要他们既要拥有技术,又要学会思考,还要让他们从小学会负责任,对船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更重要的是,特纳认为,帆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富人”的运动。“他适合每个人。”

  特纳所说的“适合”,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帆船,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帆船运动的魅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他在2007年发起了极限帆船赛。以前的帆船赛,都是船员在空旷的大海上自娱自乐,特纳发明了“场地帆船”的概念。将帆船赛集中在面积不大的港湾中举行,人们就可以像观看足球比赛一样观看帆船之间的激烈竞争。

  2011年,极限帆船赛首次登陆中国,此后青岛一直是其中的一站。这项赛事今年已经进入第八年,成为与沃尔沃帆船赛、美洲杯帆船赛、世界帆船对抗赛齐名的国际帆联四项特别赛事之一。今年的参赛选手中,有13位曾经获得奥运会金牌,16位选手曾赢得共108块世界锦标赛奖牌。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金牌的有3人:英国选手本·埃斯利、塞拉·埃顿和美国的安娜·塔尼克里夫,其中埃斯利曾经赢得过四届奥运金牌,还获得去年的美洲杯冠军,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帆船手,也是英国女王受封的最年轻的爵士。

  在青岛站的比赛中,特纳特别出资组建了一支“中国队”。“我们知道青岛站必须有一支中国队。但要想在整个赛季都拥有一支队伍就太昂贵了,大约需要100万美元。我们还做不到这一点。”他说。

  比起组建一支帆船,更困难的是拥有中国自己的选手,这根本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今年10月开始的第12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国的“东风号”也由特纳的团队管理,“东风号”将有6名中国船员,每次3人轮换。但从船长到主要技术人员,还是由外籍选手担任。

  “通过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中国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但可惜更多的还是注重奥运会的帆船比赛。”特纳说。

  他说:“赢得奥运金牌当然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但帆船运动和其他体育项目不同。对于游泳和跳水等很多项目来说,赢得奥运会金牌是运动员生涯的最巅峰,是终点。但对于帆船来说,赢得奥运金牌,只是向巅峰攀登的起点,沃尔沃和美洲杯等是更高的目标。拿‘东风队’的参赛选手来说,中国船员只有6个月接触帆船的经验,但是外籍船员都至少在这项运动中摸爬滚打了20年。”

  特纳和他的公司对中国有着很深的了解,也迫切希望扩大在中国的业务。他发现在中国的很多南方城市,已经有了很多小的帆船团体,这都是发展帆船业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中国有了像郭川这样的职业航海家,进行不间断的环球航行。

  “郭川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希望将来能帮助中国建立一所培养职业帆船手的学校,不是为了培养奥运会冠军,而是让有航海天赋的年轻人,成为职业的帆船手,驾船环游世界。”

  他最后说:“中国人600年前就开始航海了——郑和下西洋。中国人血液里有航海的基因,只是过去被忽视了,我们希望帮助你们开发帆船人才,激活航海的基因。”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