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间,市场传出消息称,央行向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实施总额5000亿元SLF(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分别向每家提供1000亿元的SLF,期限为3个月。此举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近似降准0.5%。

尽管央行与五大行未就此消息公开明确回应,有媒体已证实,农行交行SLF份额已申请实施,期限为3个月,利率3.7%。在经济“稳增长”前景不乐观的条件下,央行引导利率进一步下行的意图凸显。

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成为继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和窗口指导之后又一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据央行官网介绍,常备借贷便利是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从国际经验看,中央银行通常综合运用常备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两大类货币政策工具管理流动性。常备借贷便利有其自身优点。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2013年以来,央行曾多次实施SLF,2013年累计发放23650亿元。2013年6月末,SLF余额达到年内最高的4160亿元,年底降至1000亿元。2014年一季度,累计开展3400亿元SLF,季末SLF余额为0。二季度未开展SLF操作,季末SLF余额为0。

央行提供5000亿元SLF的消息传出后,其效果也在银行间市场得到显现。18日进行的100亿14天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50%,而此前一直持平于3.70%。这是继7月底央行重启本轮正回购以来,正回购中标利率的首次下行。

业内人士指出,央行在释放季末定向宽松信号的同时,也在有意引导利率下行,逐步降低融资成本。

一方面,银监会9月12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约束银行季末考核冲时点行为。要求商业银行的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不得通过理财产品倒存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民生证券认为,存款偏离度考核短期会导致中小银行无所适从,倒逼中小银行将月末最后一周的存款冲量压力摆布至月中或其他时间,可能会导致资金利率提前大幅波动。央行释放SLF可以缓释银行提前揽储导致的短期流动性紧张,对冲存款偏离度考核的制度冲击。

另一方面,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宏观数据令各界对未来几个月经济增前景的悲观情绪渐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7月回落2.1个百分点、降至6.9%,为五年半来最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1月-8月的累计增速降至16.5%,为2002年以来新低,其中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持续下探,基建投资增速也出现回落;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创201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净出口保持接近两位数增长,但进口出现负增长凸显内需不足。

近年来,央行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新工具,通过SLO+S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构建短端利率走廊,依靠PSL(抵押补充贷款)试图打造中长端政策利率指引。这些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及时创设,既可以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008年“四万亿”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余波未平,房价地价飚升、产能过剩加剧、地方债务累积,强刺激已经不是本届政府的调控手段。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阐述中国货币政策时表示,中国货币池子里货币已经很多,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

对于SLF以及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会继续根据经济形势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目前央行进行全面货币“放水”的可能性不大。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