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记者在东海救助局横沙基地无人机训练场地看到,“人员精工、装备精强、技术精湛,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红色标识醒目地贴在训练基地墙壁上,训练场地长8m,宽6米,起点直径0.6米,负责人归星正在对飞手进行现场考核,只见飞手熟练地操作无人机时,站在黄线以外,跟随着无人机左右移动。

无人机起飞后先是90度转角,先后穿越直径只有60厘米的圆型障碍门,漂亮地完成定点抛投,随后绕回起点降落。

“现场测试成绩优秀!”培训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和惊叹声。

这只是东海救助局无人机战队日常的训练,如此娴熟的操作技巧凝结着他们心血与汗水。

近年来,为保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持续稳定,东海救助局以“装备精强”为抓手,在上海救助基地的努力下,一支兵强马壮的无人机战队正在形成。

积极筹备 为无人机梦想而努力

“太好了,多旋翼垂直起降,抗风能力6级,一键返航,失控保护,40-48分钟/每组电池。。。”交货时,上海救助基地的小伙们如获至宝得捧着这架飞机,仔细核对着各项技术参数。

2015年年底,上海救助基地解决了无人机的问题,接下就该考虑无人机飞手的培养问题。

“面对无人机这个新鲜事物,我们面临很多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飞手培养问题,外派学习考证无疑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短时间内在全基地普及,更难谈在全局范围铺开。一旦遇有紧急的无人机飞行救助任务,很可能出现人手紧张的情况。而且培训模式、方法、教学器材终究是别人的。那时,我们就在想,如果我们也有自己完备的训练设施和完善的训练体系那该多好啊!为此,我就和队员们前往浙江大学无人机学院参观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拥有自己的训练场所。”负责人归星如是说。

专业培训 无人机教导队初具战力

撼山易,撼救助人的决心难,在东海救助局上海救助基地同志们的努力下,在2016年年底,他们把原外高桥驻地闲置的教室利用了起来,布置了由局域网联通的计算机和教学设备,无人机电教室正式建成。他们还起草了第一个东海救助局的《无人机教学提纲》和《理论知识题库》,从理论实践、题库设置,都能满足无人机基础性教学和训练工作。

据了解,这间电教室能够同时容纳12名学员同时学习,满足电脑模拟飞行和教学,还可以进行由电脑随机出题的理论考试。学员完成第一阶段理论学习,考试合格之后,就可进入第二阶段的电脑模拟飞行训练科目的学习,队员们使用遥控器连接电脑,熟悉手感,在进行电脑上机模拟飞行之后,就进入实际操练阶段。

经过2年磨练,东海救助局上海救助基地的无人机“教导队”在全局范围内前后办过两期培训班,队员们不仅理论和操作过关,基本上都掌握了无人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保养。

放眼长远 筹建无人机训练中心

2017年10月26日,东海救助局2017年综合救助演练在沪举行,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演练正式开始。

无人机在水面搜寻落水人员,无人艇水面运送救生圈,救助直升机到达现场后救起1名落水人员,“东海救201”轮利用救生捞网救起1名落水人员,救助直升机紧急转运“联合16”受伤船员。无人机团队的优异表现赢得了交通运输部领导的啧啧称赞;

2018年1月桑吉轮事故,无人机又小试牛刀,在桑吉轮沉没之后,他们的无人机对现场油污带进行了勘测,发挥了一定作用。

“现场搜索讲求速度快,覆盖面积广,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救助无人机的使用也是为了给现场救援增加信心,丰富救助手段。”归星介绍说。

谈到救助无人机未来的发展,东海救助局上海救助基地有着更加长远的打算。

“高精尖救助装备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一专多能’的人才队伍,为此,我们已经购置了6架无人机,并准备按照民航aopa无人机驾驶员协会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并筹建东海救助局自己的无人机训练中心,努力使之成为培养救助无人机飞手的摇篮。”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东海救助人正在不懈努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