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渔船与散货船碰撞后翻扣沉没!1人遇难7人失联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9月23日11时许,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接大连市海上搜救中心报告:一艘丹东籍渔船与一艘散货船在大连旅顺海域发生碰撞,造成渔船翻扣沉没,船上有8人。散货船人船安全。
事故发生后,辽宁省相关部门立刻展开搜救工作,同时协调多方力量进行搜救。截至目前,已确认1人遇难,另外7人失联,搜救行动仍在进行中。
此前消息——
23日,中国海事局网站发布《渔船翻扣——辽航警239/23》:
辽航警239/23,渤海海峡,据报一渔船9月23日1050时在38-34.5N,121-00.0E附近海域翻扣。请过往船舶注意搜寻。如有情况向大连市海上搜救中心报告。
如何防范商渔船碰撞
为防止碰撞事故发生,商船应采取哪些措施?
1.在制定航行计划时应考虑到渔区/渔场的影响,并在海图上标示。
2.离港前,应确保包括罗经/电子海图/雷达/AIS/ VHF等在内所有的通讯导航设备都应测试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
3.船长应根据季节/水域/天气及海况/通航密度等因素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做到未雨绸缪,降低航行安全风险。
4.甲板运输船、自卸砂船等因船舶结构特殊,可能影响航行了望,该类船舶应充分考虑船舶盲区对了望的影响,强化驾驶台资源管理,增加额外了望人员,并结合有关航电设备作为辅助了望手段,以确保航行安全。
5.在渔区/渔场航行时,当班驾驶员和水手应保持不间断地裸眼了望。在识别渔船后,应对近处的渔船保持持续跟踪,避免过渡依赖包括AIS在内的电航设备
6.在沿海航行时,要对渔船不按规则航行保持充足的戒备,加强了望,以安全航速行驶,必要时采用声光信号加以警告,并采用良好的船艺避让。
7.驾驶员应熟悉海上避碰规则,熟悉我国沿海渔船的作业规律/作业方式及其号灯号型,分辨清楚渔船所处状态(在航、作业或锚泊)及作业方式。
为防止碰撞事故发生,渔船应采取哪些措施?
1.渔船应了解水道、航路分布,远离主航道,尽可能避开商船习惯航路、交通流密集水域以及桥区水域作业。
2.遵守相关海上避碰规则,加强值班,特别是夜间的航行、作业值班,加强了望,主动做好与商船的沟通联系,作业时穿戴救生衣,保持应有戒备。
3.尽可能编队出海作业,严禁“带病”出海,严禁超抗风等级、超航区、超载、载客,禁止“抢船头”航行。
4.改进渔船导助航设备,增加常用VHF通信频道,拓宽商渔船海上沟通协调的能力。
碰撞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措施
1.应急操船,搜救落水人员以及采取其他应变措施。
2.迅速报告,当事船舶必须利用甚高频无线电话等一切有效手段,迅速将碰撞的时间、地点、损失情况、遇险状况、原因、救助要求等情况进行报告,渔港水域事故、渔港水域外的渔船间碰撞事故应报告渔政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其他事故向当地的海事管理机构或海上搜救中心报告。另外,船舶还应向其所有人、经营人报告。
3.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人命救助应以自救为主,不能过于依赖外部力量。
4.最大限度减少海洋环境污染及财产损失。
5.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6.严禁肇事逃逸。
7.做好记录,收集证据,注意收集比如碰撞痕迹、外来油漆等物证资料,以利于后续调查中保护自身权益。
全国统一水上遇险求救电话:12395
在海上,船舶一旦发生碰撞、触礁、搁浅、漂流、失火等海难事故或遇人员落水、突发疾病需要救助时,可拔打“12395”(谐音:要岸上救我)向海上搜救中心报警,请求救援。
中国沿海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