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船闸工程正式通航 将迎来复航新时代(图)
雾雨濛濛锁两岸,群舟已过颍河闸。3月2日,阜城三里湾附近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沙颍河阜阳船闸重建工程通航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国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河南省省长助理何东成,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晓武,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梅劲,阜阳市领导宋卫平、亓龙、李平、宋家伟、孙仁、倪建胜、刘辉、李志伟,以及豫皖两省部分省直单位负责人、周口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出席通航仪式。黄晓武主持通航仪式。
通航仪式现场。(卜光辉 摄)
3月2日,阜阳船闸重建工程正式通航,标志着断航30余年的沙颍河全线复航。(曹炯摄)
笑脸荡漾,鞭炮声声。3月2日上午9时20分,刘玉山驾船第一个通过阜阳船闸。(卜光辉 摄)
沙颍河阜阳船闸重建工程通航仪式在阜隆重举行。(曹炯摄)
阜阳船闸重建工程是实现沙颍河全线复航的关键节点工程,该工程先后被列入交通运输部规划和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项目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400万吨,总投资1.72亿元,由安徽省建设投资集团与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共同出资兴建。项目自2009年6月19日开建以来,通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主体工程于2011年12月22日建成通水,具备了通航条件。阜阳船闸重建工程正式通航后,配合先期建成的颍上船闸和耿楼船闸,使断航30余年的沙颍河全线复航。
徐祖远在通航仪式上讲话。他说,沙颍河复通航工程是安徽、河南两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水运和水利发展并举,节约土地资源,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复通航以后的沙颍河是一条见证两省亲密协作的友谊之河,也是一条拉动两省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财富之河,更是一条寄托着两省奋进发展愿望的希望之河。目前,两省政府已启动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将全线378公里的航道改造提升为Ⅳ级标准,这必将对建立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促进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徐祖远指出,在实现沙颍河复通航的过程中,两省创造了很好的合作机制,为全国内河水运建设提供了一个珍贵的范例。相信在两省各级政府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下,重现沙颍河昔日千帆竞渡、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指日可待,希望两省今后进一步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梅劲在通航仪式上说,沙颍河阜阳船闸的通航,不仅对完善安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淮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进一步提升淮河通航能力,加强豫皖两省沟通联系,以及我省振兴皖北战略的顺利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水利厅副厅长张效武在通航仪式上说,阜阳船闸是沙颍河河道上一座以防洪、蓄水、灌溉为主,兼有航运、排涝、防污、供水等综合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和阜阳市水务局要在保证防洪安全和尽可能满足灌溉要求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沿河船闸,为沙颍河通航提供有利条件。
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向出席通航仪式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支持、参与项目建设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是阜阳人民的母亲河,它的全线复航使阜阳多了一条水上高速公路,实现了全程通江达海,加强了与河南的连接与沟通,必将对两省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宋卫平说,阜阳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民风淳朴,物产丰富。近年来,阜阳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全市上下呈现出特色凸显、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阜阳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着力打造实力阜阳、繁荣阜阳、文化阜阳、和谐阜阳,努力在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上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最后,徐祖远、黄海嵩、何东成共同启动了象征沙颍河阜阳船闸重建工程正式通航的水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