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右一)带领官兵对“哈德逊领袖”轮进行检查

边检官兵常年驻守祖国第一道防线,肩负着是否批准访客入境的重任。近日,记者跟随张家港边检站检查员,对两艘等待入境的远洋货轮进行检查,见证了舷梯上“外交官”的风范。

下午1时左右,烈日高悬,刺得人眼睛生疼。在张家港华达码头,记者远远望见,堆满煤炭的码头乌黑一片,拉着煤炭的大卡车鱼贯而出。在码头区,两台大铲车往来穿梭装载煤炭,煤灰四下弥漫,官兵们戏称为“黑风暴”。

一艘尚未领到入境单的巴拿马籍货轮,正停靠在码头。在被誉为“三尺国门”的舷梯前,边检站巡查队队长李萌已经等候多时。

“入境单一会就到,你们为什么非要在舷梯口守着?”面对记者的疑惑,李萌不假思索地说:“船员走下舷梯,就等于踏入我国疆土,我们大意不得。”边检官兵捍卫国门的坚定信念,让人顿生敬佩。

记者随后又跟随李萌、赵国亮等检查员分别乘坐两条小舢板赶赴江心锚地,对停靠在那里等待入境的巴拿马籍“哈德逊领袖”轮进行登轮检查。在波涛中颠簸20分钟后,小舢板停靠在“哈德逊领袖”轮侧面。这艘运送汽车的远洋集装箱轮约有9层楼高。为了登轮,船员从甲板上放下一条软梯。

对边检官兵来说,爬软梯是家常便饭。不管刮风下雨,就算是四五十岁的“老边检”,说爬也得爬。“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李萌说。

登轮后,官兵们来到船舱对外轮申请表、船员名单和证件等进行检查。细心的检查员对所有船员进行“人证对照”后,再为他们签发登陆证。随后,他们又兵分三路,从锚链舱、船舱到生活住宿区,地毯式地搜寻是否有违禁品或偷渡人员藏匿情况。舱内温度高,官兵们很快就大汗淋漓。

约40分钟后,检查员完成了全面检查。船长托伦蒂诺对官兵们的高效竖起了大拇指。此前,张家港市副市长华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国际航行船舶来说,多耗时1分钟,就多了1分钟的经济损失。多耽误一天,就可能损失数万美金。张家港边检站官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减少办理边检手续的时间,为船方和港口提升了经济效益。

检查结束时,令托伦蒂诺感动的是,官兵们把随身携带的中秋月饼和水果,赠送给外籍船员们,为身在异乡的他们送去了一份“中国味”十足的祝福。“谢谢边检官兵,你们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托伦蒂诺赞扬道。

归途中,检查员们告诉记者,他们需要24小时执勤,对外籍轮船进行入境检查。在没有照明灯的晚上,他们只能依靠手电筒微弱的光亮登船。如果遇上大风大浪,船体猛烈摇晃,那场面更是惊心动魄。

“一艘外轮就是一块浮动的他国国土。”张家港边检站站长孙勤说,“因此我们更应维护好军人形象,把每次执行任务当成是完成一项外交使命。”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