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海上旅游

探访 海上游大打价格战

昨日下午,记者在栈桥周边看到,沿海分布着40多个摊位,摊主们极力向过往游客兜售海上游。记者注意到,多数摊位前面的广告牌上标示的海上游价格是50元。 “小伙子,坐游船吧,可以仔细看看青岛海上风光,绝对很划算。 ”一家摊主向记者推销。看到记者犹豫,摊主将价格一再下调,先是40元,最终降到了30元。记者又咨询了多个摊主,价格也是从30元到50元不等。

青岛轮渡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经理曲孝龙介绍,青岛海上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现有的海上游经营主体杂乱,规模小、层次低。为争抢客源,船主大打“价格战”,大多数要价在30元至50元,实际上绝大部分利润都让给了旅行社和导游,到船主手里的只有3到5元。为了降低成本,一些船主不惜以缩水线路、超载、欺客宰客等手段维持经营,使青岛海上游投诉居高不下。更让人担忧的是,个别船主为了压缩成本,减少船员配备和安全投入,致使船舶安全隐患突出。

调查“僧多粥少”市场饱和

对于当前海上游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思路,青岛市交通委港航局总工程师刘建表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青岛市前海海上旅游市场已呈现饱和状态,并出现了服务质量下降和市场恶性竞争等问题。青岛港航局的统计显示,目前青岛市有32家旅游客运公司,其中市内有20家,其它区市有12家,共有船舶223艘(普通客船74艘,摩托艇149艘),其中市内船舶153艘(普通客船54艘,摩托艇99艘),各区市船舶有70艘(普通客船20艘,摩托艇50艘)。

“实际上市场已经饱和了,目前我们不再审批新增船舶。”刘建说,由于“僧多粥少”,一些船舶客运企业为了争抢顾客,或多或少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滑。

为推动青岛市海上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要求,青岛港航管理局组织开展海上旅游规划和海上旅游资源整合等工作。目前,青岛市已暂停前海海上旅游企业设立和运力增加。

尴尬 十个部门各管一摊

以前,岛城海上旅游市场管理是各管一摊,牵涉到十个部门,导致出现了“谁都管,谁都管不好”的尴尬局面。如市交通委主要负责审批海上旅游经营许可,依法查处非法从事海上旅游经营活动的行为。旅游局主要负责查处海上旅游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服务的违法违规行为。海事局负责旅游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污染事故,旅游船舶超定额载客、超速行驶非法夜航,旅游船舶驾驶人酒后或疲劳驾驶等水上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工作。市工商管理局主要负责涉海经营的工商行政管理登记管理工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