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海事危化品监控靠的是巡逻抽查,执法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浑水摸鱼的船只在所难免;如今,过往船只的信息在平台中一目了然,嫌疑船只无所遁形,执法人员通过手机就可以便捷地查看。大数据和“互联网+”,让过去漫天撒网式的执法检查变成了精确“点名”,实现这一转变的,是上海海事局钱雁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目前,这套平台系统已经在上海、天津和山东海事局试点应用,明年将推广至全国。

据了解,在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海事执法模式改革的双重影响下,行政审批事项陆续取消,大量监管责任下移,保障黄浦江黄金水道绝对安全的重担就压在了现场执法大队的肩头。钱雁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所在的杨浦海事局上承吴淞下接黄浦,日均通行1200余艘船舶,其中载运危化品的船只100余艘,执法压力与日俱增。工作室在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上下功夫,将AIS实时数据介入现场检查微信平台系统,并引入船舶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通过对不同船舶种类、建造年限、运营记录等数据进行合理化赋值,辖区内船舶在系统中按照风险登记依次排序,作为现场检查依据,形成了一套国内航行船舶科学选船机制。

在试点应用过程中,钱雁工作室继续在完善平台系统的实用性下功夫。根据现场执法检查中出现的配套支持问题,工作室历经一年时间的研发、应用和完善,拿出了应对方案。工作室成员在今年6月的执法检查中,通过手机微信支持平台现场生成检查报告并利用便携式无线打印机在船打印。这也是我国海事执法检查中首次试用检查报告在船打印,报告中自动生成的二维码还具备防伪和查询的功能。

实用性得到提升的同时,工作室成员还主动顺应海事综合执法扁平化管理的需要,在规范化上做文章。现在,三地的一线执法人员在执法终端点击“开始执法”后,系统会自动弹出“互相检查执法记录仪是否开启”、“是否已向指挥中心报告本次执法”、“是否亮明身份”等四点提示,保障执法过程全程有据可查,确保文明执法、规范执法。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