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以来,连云港市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在港口建设、棚户区改造、环保整治等方面取得了“高点突破”,燕尾作业区外贸首航,打响了灌云口岸开放第一枪;燕尾港镇老镇区实现了整体搬迁,成为加快“港产城”联动发展的孵化器;临港产业区环保整治持续重力推进,开创了“263”专项行动的先河。灌云县委书记左军表示:“这些具有开创性、历史性、战略性和转折性的大事要事,对灌云当前经济增长乃至灌云长远崛起有着重大影响。”究竟影响什么?笔者通过深入采访,终于找到了答案。

“口岸开放是经济外向化的通行证,是集聚各类资源要素的重力加速器。”灌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港口建设,以“建设临港产业港、海河联运港、灌河流域龙头港”为发展定位,依托灌河航道,到“十三五”末,规划建设10个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000万吨,设计货种为红土镍矿、棕榈油及粮食、煤炭、通用散杂货、件杂货等,去年海河联运突破400万吨,集装箱1920标箱,港口吞吐量连续三年实现倍增。

为加快港口建设,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先后投入近20亿元,完成了5万吨级航道试开挖工程, 3万吨级1号码头开港运营,5万吨级2号码头已具备试运营条件,开工建设5万吨级3号码头2个通用泊位,启动5万吨级4号码头两个煤炭专用泊位及6号液体码头前期工作,并与连云港市港口控股集团公司达成协议,全面合作建设1000亩港口核心区。目前首期500亩工区、堆场、仓储、办公、查验设施等主体工程正在建设建设之中,预计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同时加快推进灌云口岸联检中心、燕尾作业区码头前沿查验设施及港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海河联运条件,加快构建辐射苏北、皖北、豫东等区域绿色通道。口岸开放从去年启动到今年3月23日正式全面临开及外贸首航,仅用了9个多月,创造了我国口岸开放史的“灌云速度”,由此标志着灌云的沿海开发开始迈入了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的新时代。

为优化宜居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发展产业项目、集聚人才人气,推动临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灌云县临港产业区以实施棚户区改造为抓手,对燕尾港镇老镇区实行整体搬迁。“燕尾棚改从启动到完成1613户的征收,仅用3个多月,

拆迁面积近30万平方米。”灌云县燕尾港镇党委书记戚建民介绍说,燕尾镇镇区棚改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不是应急之举,而是战略之措。因为燕尾作业区扼守黄海与灌河交通要冲,经灌河、通榆河、盐河等航道可直抵长江与京杭运河,经东灌线航道与徐圩港区互联互通,沟通东西,连贯南北,海河无缝对接,水运条件优越,船舶进出方便,区位优势独特,是苏北、皖北、豫南、鲁南等周边地区的最佳出海口,是发展海河联运的最佳港口之一。燕尾镇镇区整体搬迁,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而且为灌云沿海发展提供

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个具有产业链型、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化的港口物流园将崛起在灌云临港大地上。

“制约临港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环保问题。”灌云县临港产业区负责人表示,为加快灌云沿海开发,他们针对化工集中区被江苏省环保厅挂牌督办和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扎实开展环保整治和“263”专项行动。自去年5月份到现在已投入8亿元,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扩建了胜科水务、农药与医药污水处理、华能热电、光大固危废处置、数字化在线管控等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同时采取“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等措施,先后实施了两轮“三个一批”专项整治,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新一轮“四个一批”专项治理,取得良好的整治成效,为打造新型沿海发展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