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10点,在建世界第一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迎来又一重大施工节点——天生港专用航道桥拱肋实现合龙,这标志着沪通长江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天生港水道专用航道桥上部结构采用“先梁后拱,主桁杆件对称悬挂,拱肋竖向转体”的工艺施工。此次施工的拱肋是横亘在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上的“弧形钢拱”。拱肋共19个节间,分为三部分在桥面板上进行连接。连接完成之后,其中两个主要部分要进行竖向转动,拉升到齐平高度,然后将第三部分连接到缺口,从而完成合龙。

“专用航道桥拱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严、安全风险高,在国内公铁两用桥梁施工技术中处于前列。”中交二航沪通长江大桥项目部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拱肋竖向转体重量约为1400吨,为国内同类型三轴同心竖转工艺之最,大吨位竖向转体施工难度大。

据大桥施工技术人员介绍,拱肋竖向转体的控制精度非常高,偏差不能超过3毫米,在空中转体的时候需要不断调整,非常耗费时间,差之毫厘就不能完成合龙。而且拱肋竖向转体施工对天气条件要求严格,此次施工避开了台风期、暴雨期,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此次拱肋施工于9月26日开始,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才完成施工。

沪通长江大桥跨北岸天生港水道专用航道的桥型为变高连续钢桁梁桥,桥跨布置为840米,中间跨径336米的桥孔为主通航孔,通航净空宽度284米,净空高度45米,是目前世界上同类型结构中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钢拱桥。

专用航道桥紧邻天生港船舶工业带、水上服务区、砂石过驳作业区,这里有一个临时水上通道、一条汽渡线和三条主要通航支流,日均船舶流量约800艘次,水文条件和通航环境都十分复杂。

为了保障施工期间船舶通航和大桥作业安全,南通海事局事前召集行业内多名专家及相关施工项目部负责人进行了专题论证,并提前告知上、下游港航单位,根据施工时间合理安排船舶航期。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南通海事局派“海巡06916”“海巡06908”分别驻守在大桥上下游水域,海事工作人员通过VHF(甚高频)不间断发布安全航行信息,提醒过往船舶加强瞭望,关注大桥施工情况,保障自身航行安全。“我们将派驻海巡艇分时段对现场施工作业进行维护,用一流的海事监管服务为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保驾护航。”南通海事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据了解,截止到10月初,沪通长江大桥一标段已经完成了88%的生产任务。沪通长江大桥建设分为两个标段,其中,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一标段处在南通地界,从南往北包括4个部分:跨横港沙联络桥、跨天生港航道桥、跨长江北大堤简支钢桁梁桥,以及长江北大堤外侧北引桥。预计沪通长江大桥一标段的钢梁架设下月可全部完成。

沪通长江大桥是新建的沪通铁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世界首座跨度超过千米的公铁两用桥梁。工程于2014年03月01日开工建设,工期五年半。建成后,从南通市区到上海市区只需1小时左右。(张新星 陈福广)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