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扎实推进绿色港航建设
今年以来,山东省港航系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扎实落实省、部关于节能环保工作的决策部署,全省港航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绿色港口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青岛港被交通运输部授予“绿色港口”荣誉称号,日照港29个重点支撑项目已全部完成,目前正申请省和国家组织验收,青岛港、日照港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主题性项目取得明显节能减排效果。据测算,年节能量约2.66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油量 1.57吨标准油,二氧化碳减排量近5万吨。二是提前完成禁止环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疏港煤炭任务目标。8月31日,烟台港全面停止使用柴油货车运输集疏港煤炭,山东环渤海港口已全面禁止接收柴油货车运输集疏港煤炭,比国家要求的时限提前一个月。目前,山东涉及环渤海从事煤炭集疏港业务的港口主要采用LNG货车和铁路运输,港区及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是港口岸电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投资约9715万元,沿海建成18套岸电项目、内河建成36套岸电桩。四是内河非法小码头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济宁、枣庄市全面清理非法小码头,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确保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截至目前,共清理非法小码头装卸点572处,其中济宁市520处。五是加快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编制和实施。目前,济宁、枣庄、东营、滨州等四市已按照当地市政府批复的方案,配置和建设相关设施;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五市预计11月底前完成方案的发布和实施工作。六是扬尘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严格控制港口装卸扬尘排放,开展扬尘治理督查工作,对达不到标准规范要求的,立即停工整改;各港口企业制定完善港口作业扬尘操作规程和具体措施,配置一批防尘抑尘设施,加强防尘治理。七是强化内河航运防污染工作。全省按照船舶生活污水禁排规定,加快完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和收集装置。自2018 年起,未按规定加装污水处理装置或储存舱(柜)船舶,禁止航行。目前,京杭运河运输扬尘性货物船舶封舱运营率已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