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GIL综合管廊是国家级重点工程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咽喉要道,也是世界上第一条特高压过江GIL管廊。自2016年3月份工程开展以来,历时14个月,总施工时间221天,134个点位勘察作业,交通管制累计时间长达384个小时,疏导大型船舶13440 艘次、小型船舶约20160艘次,成功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零沉船”工作目标,这些安全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常熟海事特高压监管维护团队的努力。

工程的施工对其他船舶的正常航行带来了影响,为保障该工程顺利施工,常熟海事成立特高压监管维护团队,调动了全局各方面的业务能手,并以江苏海事“二次创业”新征程为契机,研究制定出了区域联动监管机制和“分级、分区、分时”交通管制措施,把握提前告知原则,实现对通航环境产生最小影响;实行“人员24小时轮岗,换人不停艇,船艇24小时在岗,换艇不换位”驻守维护工作,确保了施工作业的安全开展。

如果说“二次创业”给了海事员工干事的激情和机会,那么开放宽松的创新氛围和机制,则给了青年人敢想、敢作、敢为的空间和动力。其中,常熟港无纸化查验系统就是由海事青年发起并联合口岸各单位研发的一款便民系统,该系统一改往日四家口岸单位各自为阵的情况,整合成单一系统,简化和统一单证格式与数据标准,实现申报人“一次录入、分别申报、并联审批”,降低了辖区港航单位的运营成本,为行政相对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联检单位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共享信息资源,开展“一站式作业”,实施联合监管,形成了口岸管理部门的“三互”合作之力。

经过前后三期不断推进,无纸化查验系统现已逐渐发展成为涵盖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岸查验、联合登临检查、船舶在港作业报备等功能的综合性系统,有效提高了国际航行船舶的通关效率,实现了常熟辖区所有的行政许可、报备业务的网上办理,同时,也成为了常熟海事局创新监管模式,落实“放管服”要求,打造“智慧海事”的重要举措。常熟港无纸化查验系统使用,也让常熟港成为了长江沿线第一家实现无纸化查验的港口。

常熟海事局副局长陆义说:“青年人是最具朝气、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我们在培养青年人才和发挥青年人聪明才智上从未停止脚步,探索建立了‘问题发现于青年、创意起源于青年、项目实施于青年’的青年创新团队建设机制,给了青年人放手去干,勇于尝试的好机会,青年人也相应地更愿意研业务,勤思考,善动脑。”

经过一年的努力,常熟海事局的学习氛围显著增强,人才活力显著提高。其中,常熟海事局三名同志撰写的论文入围中国航海协会2017年度优秀论文,一名同志撰写的论文获得江苏省航海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同时,业务研究团队也是硕果累累,先后荣获了江苏省海事业务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江苏省船舶防污染和应急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江苏海事局英语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江苏海事局青年创新大赛团体二等奖、江苏省船舶防污染和应急技能竞赛个人第二名、江苏海事局创新之星等荣誉,形成了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据了解,2018年,常熟海事局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着力推进绿色长江建设,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发挥常熟海事职能优势,为大力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再作贡献、再立新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