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海盗又被称为“海偷”。一旦发现他们靠近,船员通常鸣笛、闪灯或拿起消防水管喷射小舢板。见此情形,对方大多会选择放弃。

在全球海盗中,索马里海盗最为猖獗,他们主要活跃在非洲东部海域。近年来,经过国际社会联合打击,索马里海盗活动逐年减少。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显示,2011年286起,2012年99起,2013年20起,2014年降为0起。

2015年至今,索马里海盗虽有死灰复燃之势,每年也不过三五起袭击。东南亚海盗却异军突起,仅2014年,全球75%的海盗和武装抢劫船只事件发生在亚洲海域。在2017年的前四个月,全球海盗和武装抢劫船只行为共86起,其中34起发生在东南亚海域。

一名国际海事官员说,2018年的形势并不乐观,由于担心海盗组织报复或撕票,不少受害的船主只能忍气吞声,不愿报案。美国《纽约时报》稍早前报道称,全球海盗袭击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区中,已有四个位于东南亚,它们分别是印度尼西亚海域、菲律宾海域、马来西亚海域,以及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公里,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南海与安达曼海、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根据国际航运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货物总运量的四分之一,以及超过50%的石油运输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地区70%的海盗案也发生在这条狭窄的水道上。

“劫船窃油案的犯案手法,显示涉案海盗经过周详策划、有组织地实施,并对下手目标船只了如指掌。”亚洲反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区域合作协定组织信息共享中心副主任李旋瑂稍早前接受采访时指出。

集团化、专业化、网络化,是这些海盗袭击案呈现出的新特点。一种流行于东南亚警界的观点认为,该地区的大型海盗活动为5个“海盗托拉斯”所操纵,它们下设大量分支机构,从收集情报、海上抢劫到销赃等每个环节都有严格分工,分别承担策划、联络、装备、劫持、卧底、改装和买卖等任务。

1999年11月,日本货轮“阿隆德拉彩虹”号劫案已显现出东南亚“海盗托拉斯”的雏形。海盗主要来自韩国、印尼与缅甸等多国,销赃环节呈现国际化趋势:一部分货物被运到泰国换成武器,最终转移到斯里兰卡反叛武装手中,船上所载铝锭则被运到菲律宾马尼拉的黑市。

数年后,“阿隆德拉彩虹”号被印度海岸警卫队发现时已改名为“梅伽.拉玛”号,船身已被新油漆涂改,桅杆上还悬挂着中美洲国家伯利兹的旗帜。

经过数十年的财富积累,东南亚海盗已鸟枪换炮。如今,海盗母船大多配有快艇、无线电、卫星电话、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装备。这与一些国家军事力量相比也不逊色,某沿岸国海军快艇时速最快为25海里,而海盗船则达到50海里。

“海盗托拉斯”登台,也改变着东南亚海盗古老的行业规则:他们装备精良、犯罪手法娴熟,还会“人船通吃”,甚至杀害人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